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國經改:下一步是放開“人、錢、地”

http://www.CRNTT.com   2009-04-06 10:22:03  


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下一步是要素市場的改革,只有把這些改革都完成了,整個經濟體制的改革才算告一段落。
  中評社北京4月6日訊/此間《中國經營報》昨天登載該報對中山大學嶺南(大學)學院副院長陳平的專訪“改革下一步是放開‘人、錢、地’”,陳氏認為,中國30年經濟改革的歷程,可以簡單概括為產品的徹底市場化和要素的持續扭曲,因而,改革的下一步將圍繞生產要素市場來進行,只有把這些改革都完成了,整個經濟體制的改革才算告一段落。全文如下:

改革的下一步是要素市場

  《中國經營報》:在過去60年中,經濟理論工作者對經濟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這些作用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陳平:過去60年中,中國經濟改革主要圍繞兩條主綫來進行,一是經濟主體本身的改革,二是市場的改革。上世紀80年代以來,國內主要是圍繞商品市場的改革,放開商品市場價格,引進價格機制,用價格來調節經濟行為。同時,國內還圍繞經濟主體的行為規範化進行改革,對應的則是企業改革問題。企業改革問題包括國有企業改制、大力引進外商直接投資、發展民營經濟,改變過去以國有企業為主的狀況,實現了國有企業、外商投資和民營經濟三分天下的局面。

  這兩條主綫的改革最為關鍵,經濟理論工作者也圍繞這兩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貢獻,如吳敬璉、厲以寧。其中,以厲以寧為代表的是企業改革主綫派,以吳敬璉為代表的是價格改革主綫派。

  《中國經營報》:只有改革才能實現增長。過去30年經濟改革圍繞市場體制和商品市場方面來進行,中國下一步的改革將集中在哪些方面?

  陳平:過去30年的經濟改革,只是在商品市場和市場體制基本實現了市場化的改革目標,在這個市場上依靠價格信號進行資源配置。但在要素市場領域,一系列的制度和政策依然扭曲要素價格,人為地壓低勞力、資本、土地、能源和環境的成本。這些成本偏低,導致整個國民經濟鏈條的運作沒辦法實現真正的市場化。

  因此,經濟體制改革的下一步是要素市場的改革。它主要包括幾方面:一是糧食作為原材料,從糧食的生產、經營體制到價格管制都沒有放開;二是工資、勞動體制的改革,包括相關的社會保障制度;三是土地市場的改革。此外,資金的利率沒有市場化,還是掌控在政府的手上,沒有完全放開。所以,下一步的改革最主要是放在生產要素市場。只有把這些改革都完成了,整個經濟體制的改革才算告一段落。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