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張五常:解除外匯管制,上海將超香港

http://www.CRNTT.com   2009-04-15 09:23:28  


 
  2006年5月16日,我發表《是港元轉鈎人民幣的時候了》。今天看,港方不接受是大錯:外匯儲備與銀行輸多了多少是一回事,香港市民這幾年買貴米是另一回事。最近轉鈎人民幣之聲再起,曾特首說要等到人民幣自由兌換才可轉鈎。不對。在鈔票局的制度下,轉鈎人民幣要有足夠的人民幣儲備,不多,而就算是不少北京沒有理由不支持。自由兌換搞國際金融中心需要,搞鈔票局不需要。1983彭勵治考慮鈔票局時,我參與研討,是過來人了。

  目前看,如果上海推出國際金融中心,香港要比得上是不可能的。不得已而求其次,要作為一個重要的金融輔助中心的機會還好。爭取這機會,香港要轉用人民幣!單是轉鈎而不轉用不足夠。這是因為一旦人民幣成功地殺出國際市場——這是國際金融中心的一個重要的衡量準則——港幣還是依然故我,單從金融那方面看,上海與香港之別,會有點像今天的香港與澳門之別了。

關鍵在北京央行

  (六)最後要說的是司法或法治的問題。不能否認,從司法的整體看,香港遠勝國內,而國內急起直追也要長時日。問題是從金融本身的法治看,範圍小很多,我有理由相信上海可以做得好。這一點,讀者要細讀我去年發表的《中國的經濟制度》一文。上海是一個城市,是一個地方,不是一個國家。依照中國的經濟制度,作為一個地方,上海搞金融中心會有很大的政策及金融法例的自主權,加上央行的協助,做得有成果北京多半不會插手。這些年我對上海幹部的本領打高分。批評永遠容易,但上海的成就有目共睹,不可能是無能之輩的作品。

  陸家嘴能否與華爾街一較高下,或起碼達到地球的第二金融重鎮,關鍵問題不在上海,而是在北京的央行。人民幣是央行處理的,面目如何,牌子如何,上海作為國際金融中心也如何。其他條件上海一律足夠。這幾年我擔心央行可能擔心得太多了。 (作者:張五常 經濟學家)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