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陳鑑林:香港須堅守審慎理財原則

http://www.CRNTT.com   2009-04-03 11:45:09  


陳鑑林強調香港應該堅守量入爲出的理財原則
  中評社香港4月3日訊/香港立法會議員陳鑑林今天在《文匯報》發表文章,強調香港對於“審慎理財原則須堅守”。文章内如如下:

 “審慎理財”是今次財政預算案的主調,也是香港持之以恆的公共財政原則。金融海嘯的潛在危機,無人能夠通盤肯定。海嘯第二波可能在不久將來湧現,特區政府備有足夠儲備,審慎使用,量入為出,預留足夠彈藥抗衡第二波衝擊,這對香港來說是至關重要的。 

  當全球多國政府都為挽救經濟巨額運用儲備的時候,有人認為港府應仿效多國做法大灑金錢抗擊當前經濟危機。然而儲備是重要的經濟彈藥,在這個重要危急的關頭,香港更要意識到儲備的重要性,確保儲備發揮效用。我們並非排除政府要因應時勢為社會注資刺激經濟的可能性,然而在前路仍未明朗的形勢下,我們怎麼能夠確切說明,在儲備越來越少的時候,還用甚麼去抵擋可能更壞的情況呢? 

            預留彈藥抗衡第二波海嘯 

  香港多年的繁榮發展進而成為國際大都會,已充分肯定了“審慎理財”、“量入為出”、“致力避免赤字”,以及“簡單低稅制”的理財原則,而且由於這份穩定的儲備,更能穩住國際信心,穩住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與此同時,政府在審慎理財下所守持的充足儲備,意味著低稅低公共收費,若不持守理財紀律,隨意誇口巨額支出,日後政府開支必須依靠高稅高公共收費以回復收支平衡。奢言即時動用巨額儲備只是將高稅風險押在市民身上。 

  我們一方面需要處理當前金融海嘯衝擊市民的經濟問題,又要保持足夠儲備應對未來可能更壞的情況,最理想的開支運用原則,就是因應情況和形勢發展,定期調整開支力度。政府堅持審慎理財作為財政預算案的主要原則,是一個負責任政府應該堅持的理財信念,但政府仍需在年中檢討形勢,調整開支,應用則用,在穩住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同時,回應市民訴求。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