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吳向宏:如何解讀政治家的經濟預言

http://www.CRNTT.com   2009-04-16 08:56:39  


 
  其次,也是更讓人擔心的,是零售業的下滑。由於消費者個人金融資產紛紛縮水,其退休計劃等生命周期金融工具也充滿了不確定性,加上對就業前景的擔憂,美國消費者仍在壓縮其開支。這直接反映為零售業的不景氣。據有關機構統計,今年第一季度,全美各大購物中心因入駐商戶倒閉或撤出,增加的空置商用面積約81萬平米,超過去年全年的新增空置面積(約80萬平米)。與此同時,平均租金卻環比下降了1.8%。有關機構估計,零售業的狀況在2011年可能會繼續惡化,要到2012年才能探底。 

  當然,有人可能會像奧巴馬總統一樣,指出一些積極趨向,如向中小企業的貸款數量增長等等。但這些指標深入分析,都不足以證明經濟引擎將重新啓動。在資本市場一端,雖然美國股市過去幾周大幅上漲,收複了若幹失地,但這看上去更像是一次反彈而不是反轉。總之,目前沒有任何新的跡象,可以讓我放棄自己的一貫判斷,即美國需要5年左右時間才能走出此次經濟危機,複蘇最快要到2012年底。 

  為什麼對美國的事情那麼感興趣呢?因為它的反彈時機、它的周期,和中國經濟還是息息相關的。最近,國內一些經濟指標出現緩和跡象。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3月份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數據達到52.4,表面經濟已經企穩回暖。至於進出口,雖然下降依舊明顯,但同比降速放緩,局部地區似乎有訂單恢複、工廠重開的兆頭,海關的數據也表明進出口環比是上升的。在資本市場方面,股市在振蕩中逐步上揚,一些地區樓市也出現了“小陽春”。這些都促使樂觀情緒上漲。不少專家認為,中國將先於世界其他各國走出經濟危機,有些甚至預言今年下半年就會複蘇。但是,如果美國的經濟有繼續下滑的風險,或者至少不會很快抬頭,那麼,中國經濟在反彈之後,可能繼續受出口和外資減少的拖累,遭到第二波衝擊。 

  從戰略視角看,很重要的一點是:美國的複蘇拖得越久,其國內要求體制化變革的情緒就可能越高漲。到目前為止,大打“變革”牌的奧巴馬并未對美國的經濟發展模式進行傷筋動骨的改造,也沒有對美國在國際金融和貿易體系中的地位提出重大調整。相反,中國倒是借這個機會,提出了諸如“建立超主權儲備貨幣”之類的改革要求,似乎我們在國際舞台上采取了攻勢。但假若其國內要求激進變革的聲音加強,美國在國際上就會轉守為攻,反過來提出種種新的秩序構想。如此,未來幾年的國際經濟外交勢難風平浪靜。(吳向宏 國際商業顧問)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