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奧巴馬誤讀朝鮮?

http://www.CRNTT.com   2009-04-25 10:27:09  


朝鮮外務省14日發表聲明,宣布退出朝核問題六方會談,并將按原狀恢複已去功能化的核設施。
  中評社北京4月25日訊/安理會發表譴責朝鮮發射行動的主席聲明後,朝鮮宣布不再參加六方會談,朝核問題走入死胡同。朝核問題為何在人們寄予期望的奧巴馬上台後反而驟然降溫?新加坡《聯合早報》今載韋弦文章“奧巴馬需要認真解讀朝鮮指出,這與奧巴馬政府缺乏與朝鮮打交道的經驗、錯誤解讀朝鮮發出的一系列積極信號不無關係。文章詳細解析如下:

  對於朝鮮而言,發射衛星不是目的,退出六方會談也不是根本目的,其最終目的在於迫使美國關注朝核問題,增強與奧巴馬政府交涉的籌碼,早日實現美朝關係正常化。

  美朝在去年底談判中圍繞核查及核清單驗證等問題出現分歧,最終無果而終。這實際上表明朝鮮已經不對小布什政府抱希望,而把希望寄托於奧巴馬政府。

  實事求是地講,朝鮮最初是發出了積極信號的。1月23日,奧巴馬上任後第三天,金正日在“消失”近半年後公開露面,接見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部長王家瑞,傳遞的信息是,他身體很健康,仍牢牢掌握內外大權,可以與奧巴馬政府對話。金正日露面時間不僅經過精心安排,而且在會見王家瑞時公開向美國喊話,表示願意隨時回到談判桌,希望各方拿出足夠的誠意和行動。 

  遺憾的是,奧巴馬剛上任,人事任命還沒到位,對外政策不太熟悉,加上朝核問題在奧巴馬議事日程上沒有排在優先位置,因此美國沒有做出積極回應。

希拉里出錯牌

  近一個月後,2月16日,美國國務卿希拉里(希拉莉)開始東亞四國之行,雖然重點之一是朝核問題,但這裡存在三個欠妥之處。

  一是把朝核問題擺在阿富汗和中東問題之後。希拉里訪日重要目的是希望日本增加對阿富汗的援助,配合奧巴馬的新阿富汗戰略。訪問印尼的意圖則在於緩和與穆斯林世界的關係。這不能不引起朝鮮對奧巴馬忽視朝核問題的擔憂。

  二是希拉里積極協調與韓日關係,聽取韓日對朝核問題的看法,卻沒有聽取朝鮮意見、與朝對話接觸。而日本向來與朝關係對立,韓國在李明博上台後執行對朝強硬政策。這使朝鮮擔憂美日韓會協調對付朝鮮。

  三是希拉里一方面任命新的朝鮮問題特使,向朝做出有意進行對話和接觸的姿態,另一方面又顧忌韓國立場,公開指出:“當朝鮮無禮拒絕與韓國對話時,美朝關係不會改變。”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