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現在是引入境外公司在境內掛牌的好時機

http://www.CRNTT.com   2009-04-28 10:40:55  


國際商業顧問吳向宏
  中評社北京4月28日訊/廣州《南方都市報》昨天登載國際商業顧問吳向宏博士的文章:“現在是引入境外公司在境內掛牌的好時機”,全文如下:

  我今天要提的一個建議,是希望中國政府抓緊時機,引入境外上市公司,尤其是美國金融業的一流公司,在中國證券交易所特別是上交所掛牌。中國宣稱要建成自己的“國際化金融中心”,然而我們的證券交易所卻是完全封閉的、局限於本土的。按市值規模論,上交所目前已經排名全球第六。但全球十大交易所中,唯有上交所連一家外國上市公司都沒有。

  在我看來,目前形勢下,上交所若引入外國公司掛牌,單從金融方面說,有四大好處:第一,現在辦這事,真的可以成功。前年我國股市正紅火的時候,有關部門考慮過要“鼓勵境外公司到A股市場上市”,不過那時頂多能吸引幾個國外的小蝦小米而已。現在卻不一樣了。多少世界級的上市公司,股票都跌到了腳踝以下。尤其是銀行業不良資產率非常高,急需補充資本金。如果這時候上交所來個“我家大門常打開,敞開懷抱等你”,我想就算花旗、摩根這些世界頂級的銀行,也會怦然心動。

  第二,這也是一條客觀可行的“走上國際金融舞台”的道路。大家知道中國的金融體系和國外相對隔絕,沒有直接受到金融危機衝擊。當全球金融市場都面臨資金幹涸的時候,咱們這個小池子裡還有點水。這點水若是放出去,無濟於事,一會兒也就折騰完了。但是若把外國的魚引進幾條來,還真能養活。現在很多人講,要借著全球金融危機的機會,讓中國走上國際金融舞台,比如說讓人民幣國際化等等,其潛台詞都是要把水放出去,純屬不自量力。引入境外公司到上交所掛牌,則是把魚引進來的正確做法。

  第三,這是為中國投資人提供一個非常好的投資對象。目前有些中國投資人看到國際金融資產貶值了,也心癢癢想出手,比如最近就報道過“赴美購房團”等等。但是房產,說實在話,除非做長線,此刻並不是特別好的投資對象。而美國上市公司,尤其是股價已經跌到腳脖子的金融企業的股票,倒是值得一博。至少,現在買入某些股票,會比“股神”巴菲特的建倉成本更低。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