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法國青年,“絕望的一代”?

http://www.CRNTT.com   2009-05-05 09:37:37  


為解決法國失業大軍中人數最多的青年人的就業問題,法國一百五十多家政府機構及私人企業近日聯合舉辦“青年就業沙龍”,為青年人如何當學徒或繼續深造提供咨詢服務。(新華社記者呂全成攝)
  中評社北京5月5日訊/南方新聞網昨天登載柳棋文文章:法國青年“絕望的一代”,文章說,16-25歲的法國公民中,有1/5的人在找工作,失業率高達20.4%,相比於26-49歲只有7%的失業率,年輕人比後者高出了近3倍。青年一代與“社會”之間的巨大裂痕擺在了他們眼前,這樣的日子,可不是共和國從小以來許諾給他們的美好前景。全文如下:
  
  法國學生愛罷課搞運動是出了名的,無論象牙塔內外,社會上有新運動醞釀,有新黨派成立,也少不了到大學校園里去進行宣傳。進入2009年,法國不少大學校園里靜得出奇,不是因為所有人突然間一起消停,而是因為罷課時間已經持續得太長了。法國東南部城市格勒諾布爾的幾所大學從去年12月開始,至今沒有複課。 

  事情還是從薩科奇上台後想要推行的教改措施說起。

  法國的大學歷史悠久,在國際上享有盛譽,但是其體制僵化在歐洲也是出了名的,比如直到現在,在課堂上還是不鼓勵學生和老師進行爭論的。以手段強硬著稱的薩科奇,2007年上台伊始就搞出了一個大學自治方案:國家將逐漸減少或停止對公立大學的撥款,將公立大學推向市場,自籌資金來維持運行。這就等於把這80多所公立大學推向了市場,去和那些更國際化、資金更充足、與各商會關係緊密的商校,乃至全歐盟、全世界的大學自由競爭,為適應全球化的大學運營模式,自然要從教法的改革上入手。

  對學生來說,最大的信號:要收學費了(公立大學以前只收每人每學期200-300歐元注册費)。所有學生工會都發動起來進行抵制,差不多所有的教學樓大門都被垃圾桶堵了。結果自治法案不了了之,就擱置下來了。到了2008年底,改革落到老師頭上,政府示意要給老師實施打分制度——法國教師都是公務員,公務員都要接受每年一次的業務評定打分,唯有老師例外,從來不用被打分。末位淘汰這類的話還沒敢說呢,老師們已經不幹了,罷課!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