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海峽論壇 觸角伸向台灣一般民眾

http://www.CRNTT.com   2009-06-06 12:15:00  


海峽論壇吸引了台灣諸多階層的民衆
  中評社香港6月6日訊/台灣中央網路報今天登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助理研究員劉奕伶的特稿“簡析第一屆海峽論壇”。作者認爲:“第一屆海峽論壇由於廣邀台灣基層民間團體,顯示了在中共領導人不斷強調“希望於台灣人民”的政策之下,大陸開始更積極將觸角伸向台灣一般民眾。而第一屆的海峽論壇也代表著大陸第一次真正吸納如此多元台灣基層民眾,進行交流活動、培養彼此的感情。”文章内容如下:

          壹、前言 

  5月15日到5月22日,中共在福建廈門、福州、泉州、莆田等地舉辦了為期8天的第一屆海峽論壇。論壇的參加人數眾多,也開啟了兩岸民間交流的新章。有鑑於本次“海峽論壇”的召開已引起外界廣泛的注意,以及其論壇未來可能走向制度化,本篇文章除了加以介紹外,亦將簡析海峽論壇的意涵與對兩岸關係的可能影響。 

          貳、“海峽論壇”簡介 

  “海峽論壇”本身並非全新創設,而是在已舉辦三屆的“海峽西岸經濟區論壇”(簡稱“海西論壇”)基礎上發展擴大並更名而來。當初設立海峽西岸經濟區主要的構想,始於鄰近台灣的福建省,希望藉由加強對台灣的各種交流,以“海峽經濟區”的模式,達到發展自身經濟及增進兩岸民間情誼的目的。而這樣的想法,終於在2005年12月,成為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內容,並在2006年被列入溫家寶的政府工作報告。因此,探討“海峽論壇”的意義,除了以民間交流為主的兩岸第三溝通渠道外,特別需要觀察的面向是福建省是否會利用此次中央授權“先行先試”加強發展的機會,強化各項建設,迎頭趕上成為大陸重要的經濟特區。 

  根據海峽論壇官方資料以及彙整其他訊息,首屆海峽論壇的特色如下: 

    (一)規模空前 

  第一屆海峽論壇參加人數極多,根據“新華社”的報導,光台灣一地參加人數便高達8千多人。掛名主辦單位的數目也是空前,大陸有26個,而台灣則有28個。除了共同參加的海峽論壇大會外,主辦單位在其他活動的規劃上,亦有系統地依來訪賓客的背景,邀請參與不同的18個交流活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