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夏斌:下半年應發出穩定貨幣信號

http://www.CRNTT.com   2009-07-15 17:57:26  


  中評社北京7月15日訊/當前寬鬆的信貸和貨幣足以支撐實體經濟8%甚至更高的增長率。從下半年起到明年,央行應發出穩定貨幣但不是緊縮貨幣的信號。央行的操作應在“適度”上做文章。

  中國證券報日前專訪了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長夏斌。他認為,中國經濟已處於“見底復甦”的趨勢中,但持續、穩定發展的基礎仍不牢固。下半年應突出以消費為主導的結構調整,以新的增長因素逐步取代傳統的增長因素。文章如下。

  樓市投機需求積聚

  問:上半年信貸大量投放,樓市股市出現快速上漲態勢。資產泡沫會不會出現?

  夏斌:根據當前房地產市場的價格走勢來看,如果一個市場主要依據未來價格上漲預期來交易,而不是依據未來收益預期或實際需求來交易時,說明市場在開始積聚泡沫。5月以來各種跡象表明,在購房需求的快速上升中,相當部分並不是自住性和改善性需求,而是保值投資、投機需求趨勢在加快形成。在全球流動性充裕情況下,一些國際資金也在加快流入中國房市。

  今後兩、三年世界經濟不可能再回覆到2003—2007年那樣的高增長,如果中國經濟結構調整速度遲緩,外需復甦形勢不樂觀。一味簡單地放鬆銀根,靠擴大投資來彌補出口缺口,有可能導致以下結果:一是產能過剩,不良貸款進一步擴大;二是市場逐步形成的物價上升預期有可能進一步刺激資產市場泡沫形成。

  過於“寬鬆”的貨幣政策有風險

  問:物價上升預期在逐步形成,未來貨幣政策是否應有所調整?

  夏斌:就貨幣政策而言,下半年及明年初,央行應發出穩定貨幣但不是緊縮貨幣的信號。

  去年底,由於市場信心不足,銀行超額儲備多,貨幣乘數低,央行急需以超常規的速度放鬆貨幣供給,刺激信貸。但中國與美國情況不同。美國發生危機後,銀行資產負債全面縮水,恢復經濟必須靠央行超常規的貨幣供給刺激。而中國銀行(601988)體系本身受危機影響不大,只是外需突減後的信心受挫,銀行體系內的流動性本身是充足的。通過積極政策的引導,對實體經濟的貸款恢復增長了,寬鬆貨幣政策的目的也就基本實現了。銀行超儲率已從1月的5.1%下降到5月的1.5%左右,貨幣乘數從4月的3.6上升到5月的4.4。1-5月企業外部融資規模6.62萬億,同比增加2.6倍。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