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明年經濟運行關鍵 當屬信貸

http://www.CRNTT.com   2009-08-08 10:52:50  


信貸在銀根過分放鬆的情況下會積聚不可低估的風險
  中評社北京8月8日訊/央行5日公布了2009年《第二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國證券報發表興業銀行資深經濟學家魯政委文章表示,根據報告的表述,在美國啓動救助政策退出之前,中國不大可能出現諸如上調准備金率和加息這些退出的標志性事件。如果後續中國和美國經濟回升趨勢進一步得到確認,中國最快會在明年三季度前後啓動加息進程。同時,信貸問題很可能成為影響明年中國經濟穩定運行的最關鍵問題。

  文章分析,報告最令人矚目的內容,集中在以下方面。第一個方面是,擴張性貨幣政策的退出問題。報告辟出專欄3《國外中央銀行零利率下量化寬鬆貨幣政策的實施效果及影響》,明確討論了政策部門和市場關注的退出方面的三個主要問題,并給出了定性答案:退出時機——危機影響基本消除、經濟恢複增長;退出工具——在常規工具外,還要考慮創新,保證能够快速回收大量流動性,同時保證信貸平穩;政策協調——避免漏損和以鄰為壑。

  當前全球經濟回穩快於當初預期,很可能使得寬鬆貨幣政策退出的時間點比市場預計的有所提前。根據央行報告提出的原則來分析,就美國來說,很可能在“GDP增速轉正和失業率見頂回落”兩個條件同時滿足後,政策的退出就很快啓動。對中國和其他國家來說,美國何時退出是一個必須考慮的非常重要的制約因素,在美國同意退出前,中國不大可能出現諸如上調准備金率和加息這些退出的標志性事件。

  第二個方面是,中國未來貨幣政策的“動態微調”取向。筆者認為,最能體現央行決策信息的內容,應該集中在報告第五部分《貨幣政策趨勢》中。從表述來看,報告強調了“外部形勢依然嚴峻,經濟環境的不確定性仍然較多,經濟回升的基礎還不穩固”;同時,對物價也并未給出明確傾向性的判斷,只是給出了“不確定性”的判斷(盡管如此,在前文對上半年物價分析的字裡行間依然顯示出了“穩定”和“向上”的趨勢定性)。但是,如果我們仔細觀察“下一階段主要政策思路”會發現,擺在最前面的兩大任務實質上都是討論信貸的,這充分顯示了央行對未來信貸的高度關注。報告的措辭由此前的“充足”流動性和信貸,變為了“適度增長”;從先前主要強調“加大金融對經濟的支持力度”轉變為更多強調“堅持信貸原則”,“加強宏觀審慎監管”;公開市場操作也明確了引導利率向上是為了使達到“合理適度”狀態等等。

  至此,根據報告中的表述“下一階段堅定不移地繼續落實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根據國內外經濟走勢和價格變化,注重運用市場化手段進行動態微調……及時發現和解決苗頭性問題……”筆者認為,不管如何繼續堅持寬鬆的貨幣政策,加強信貸和流動性管理的趨勢已無法逆轉,貨幣信貸未來不會再有機會重複上半年的舊夢。不僅如此,報告對“國內外經濟走勢和價格變化”的強調,暗示未來國內和美國經濟的繼續回升、國內物價水平的持續上升苗頭,將是觸發國內加息和准備金調整的條件。筆者認為,如果後續中國和美國經濟回升趨勢進一步得到確認,中國最快會在明年三季度前後啓動加息進程。

  文章認為,信貸問題受到央行高度關注,完全是必要和應該的,因為信貸問題很可能成為影響明年中國經濟穩定運行的最關鍵問題。這是因為,首先,如果明年信貸餘額繼續與今年相當,那麼,通脹問題就可能會在明年末之後變得難以遏制;其次,如果明年信貸餘額相對今年明顯萎縮,那麼,明年下半年就將會有“爛尾工程”出現,此時除非資本充足率原則作出讓步,否則,就可能由此陷入信貸緊縮循環。所以,明年無論是信貸繼續強勁,還是出現明顯回落,對中國經濟都將是一個嚴峻的挑戰。其實,在愈益嚴格的資本充足率管理下,當前銀行整體的資本充足率狀況已較緊張,如果下半年未能進行大量增資擴股、定向增發或利潤留存以補充核心資本,明年將無法繼續支撑像今年這樣如此大規模的信貸投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