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景氣復甦 虛幻與真實

http://www.CRNTT.com   2009-09-24 11:43:25  


世界經濟是否已經轉向復蘇,還有不同觀點。
  中評社台北9月24日訊/“對於在金融海嘯襲擊下載浮載沉辛苦掙扎的勞苦大眾,把景氣復甦跡象視為翻身或即將告別苦日子的信號彈,恐怕只得失望憤慨了”《中國時報》今天登出陳柏謙的文章“景氣復甦的虛幻與真實”,作出上述評述。文章内容如下:
 
  去年九月十四日,雷曼兄弟提出破產申請,同日美國銀行宣布收購美林證券,正式開啟了緊接而來的全球股市大崩盤。詭異的是,才短短不到一年光景,“沿街叫賣的復甦”已迫不及待地出檯,就在雷曼倒閉周年隔日,竟連動見觀瞻的美國聯準會主席柏南克都言之鑿鑿:這場八○年來最嚴重的衰退“就技術面看,很可能已經結束。” 

  我們已經度過這場嚴重危機嗎?資本主義又再一次展現其強韌無比的調節再生能力嗎? 

  或許,包括美國在內的不少經濟體,的確可見股市日漸穩定回溫,各種經濟領先指標亦呈現上升趨勢,而這些跡象則進一步反應在半年前仍是一片絕望悲觀的經濟成長預測報告上。但對於在金融海嘯襲擊下載浮載沉辛苦掙扎的勞苦大眾,把景氣復甦跡象視為翻身或即將告別苦日子的信號彈,恐怕只得失望憤慨了。 

  在復甦的跡象背後,全球勞工所面對的冷酷事實是更多失業、更低保障以及隨之而來難以翻身的貧窮深淵。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最新一份報告顯示:因為金融海嘯影響,至二○一○年底為止,會員國中將再喪失一千萬個工作機會,高失業率將維持相當長久的時間。而世界銀行則預估:至明年底這波的金融危機將把八千九百萬人推入貧窮線底下(每天賺取不到一.二五美元)。 

  這是怎麼一回事?復甦跡象下看來衝突對立的前景描述,到底哪一面才是真實?弔詭的是,它們很可能同時都將是這波金融危機後的真實情境。 

  一年前,許多人預期在“國家”巨額紓困或直接接管身陷危機的金融機構後,至少將會對金融資本主義進行大刀闊斧地結構性改革,並對日漸不受控制的金融資本,重新展開在八○年代受到新自由主義影響而大幅放寬的種種管制。然而這樣的預期在一年後看來卻成了一場空。 

  事實是,歷劫重生的銀行拿了各國政府挹注巨額資金解決流動性危機後,不出一年,再度以納稅人的錢作為擔保,重新投入高風險、高收益投資中。諷刺的是,對這些銀行而言,市場因少了競爭對手,反倒擴大了壟斷的成分。高盛、花旗、美國銀行等五大銀行,今年第二季收益竟然高達一三○億美元。也正是部分因此般“榮景”領航,華爾街與各國股市悄悄再度恢復生機。 

  難道各國政府果真如此自甘墮落地對金融資本利益輸送?泛道德層面的解釋往往容易掩蓋背後結構;對此不少研究金融資本主義發展學者的觀點相對顯得具說服力:當金融資本主義在八○年代利潤率持續下降的危機下扮演起創造“利潤”主力後,也就確立了它與當代資本主義共生的結構。 

  麻省理工學院教授Simon Johnson近日提出警語:若無法更強更有效地對金融資本進行監管,下次危機勢將更加嚴重。而面對如此前景,若多數基層民眾與勞工無法有意識地扮演改革翻轉結構的力量,只是一如過往等待景氣回升來決定自身命運,未來又豈有樂觀的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