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國經濟增長模式負面作用 如何降低

http://www.CRNTT.com   2009-09-24 10:29:54  


  中評社北京9月24日訊/在過去一年里,金融危機發生之後,聽到很多關於中國和世界脫鈎的問題,瞭望刊登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姚洋文章稱,中國是國際分工的一部分,中國從國際分工里實際上是得到好處的。當然這其中會産生很多問題,也就是所謂全球失衡的問題。中國經濟增長模式的負面作用到底是什麼,如何去矯正呢?

    中國經濟模式的兩大特點

  文章認為,中國經濟增長模式有兩個特點,第一個是出口導向。出口導向的經濟增長模式是上個世紀80年代中期確立的,有兩個理論支持出口導向的增長模式,一個是所謂的“梯度理論”,也就是說把全國分成梯度:沿海地區、中東部地區、西部地區,我們應該先發展沿海地區,然後根據梯度慢慢發展中東部地區,再發展西部地區,這是為出口導向政策奠定了一個基礎;第二個理論支持是所謂的“大進大出”理論,其實就是搞出口加工業,進口原材料,在中國組裝生産,然後再出口。這兩個理論奠定了我們出口導向政策。

  另外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我們周邊的國家和地區通過採納出口導向型增長模式經濟都增長非常快,比如說亞洲四小龍:韓國、中國台灣、中國香港、新加坡,還有稍後崛起的所謂新興化國家,他們的增長對我們有很大的啟示。

  再有一個原因,是20世紀80年代中國和美國的結盟,這點非常重要。鄧小平主政之後第一個正式訪問的國家就是美國,訪美時記者問他,你當了副總理第一個訪問的國家為什麼選擇美國?鄧小平說了意味深長的兩句話,他說,你們看戰後凡是跟著美國走的都富裕起來了,戰後凡是跟美國作對的都還很窮。

  這些都奠定了我們在80年代的基調。美國也是投桃報李,給中國一個很重要的待遇---最惠國待遇。這對中國出口的快速增長起了關鍵性作用。

  實際上如果我們說16、17世紀西方世界的崛起是搭上了亞洲,特別是中國和印度經濟增長的快車的話,那麼現在則是中國搭上了美國所構造的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快車,全球範圍內認識到這點非常重要,就是說中國是現存世界體制的受益者。當然我們也應該看到2001年入世之後中國的出口加速。90年代或更早的時候,貿易的增長速度每年祗有百分之十幾,2001年之後增長速度突然加倍,完全融入世界體系,給中國帶來的好處是無與倫比的。

  第二個特點是高投資低消費。我們的投資率一直是在30%~40%,儲蓄率當然更高了,過去這幾年總儲蓄率高達52%,也即是說我們創造的GDP的一半以上都給存起來了。但是投資率祗有42%,這意味著還有將近10%的儲蓄沒有用起來,沒用起來的部分就變成了國家的外匯儲備,給外國人花了。這就是我要說的,我們有浪費性的儲蓄。當然,如果投資率很高,反過來消費佔的比重就低。在過去的30年間,我們的消費從佔整個GDP的70%下降到現在的48%。這其中居民的消費量祗有32%左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