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文化產業振興 三點不能含糊

http://www.CRNTT.com   2009-09-28 11:08:20  


解決三個方面的問題,文化產業才有可持續發展的基礎
  中評社北京9月28日訊/日前,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並原則通過《文化產業振興規劃》。這在金融危機仍未見底的情況下,為創新文化體制機制、做大做強文化產業帶來了契機。新華網今天發表評論員鍾進軍的文章“文化產業振興有三點不能含糊”,文章表示,“我國高瞻遠矚推出文化產業振興規劃,這是我國文化產業大發展一個難得的契機…解決三個方面的問題,文化產業才有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才能實現精品迭出、文化產業欣欣向榮的局面,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豐收”。文章內容如下: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然而,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我國的文化市場一度充斥著洋產品,就連情人節、聖誕節等之類的洋節也是出盡了風頭。隨著中國經濟崛起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發展與我國國力相適應的文化產業,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文化消費需求,已經迫在眉睫,文化產業振興規劃出台,無疑因應了這種需求。結合國情而言,我國文化產業要振興,以下三個方面的問題要重點解決好。 

  一是內容創作方面。我國的文化產業現在儘管有了一定的發展,但很多人都有這樣一種感受,那就是缺乏精品。一部《潛伏》風靡一時,連獲多項大獎,但也從另一個角度說明,精品影視劇的不足。無論是圖書、影視、動漫等文化產品,首先必須要有優秀原創內容,這就需要培養一批專門的創作人才。文化精神食糧,人們不可能只消費一種或者少數幾種,就如不可能只吃饅頭包子一樣,有的人還要吃大米,各類蔬菜水果,保持營養均衡。另一方面,在管理機制上也有待完善的地方,比如在文化產品內容的管理上,我們常常忽視了暴力內容對未成年人可能產生的負面影響。文化產業在消費群體上的細分問題在制度上遲遲沒有解決,也是制約內容創作和文化產業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 

  二是要注重知識產權保護。現在一個不好的現象是,一本好書,一部好的電影、電視劇一出爐,盜版也隨之而出,並且形成了一條龍的產業鏈,同時在互聯網時代,文化產品侵權行為頻發,嚴重損害了相關知識產權擁有者的權益,長此以往,誰還願意花大力氣去做原創精品呢?利用市場機制發展文化產業,就要讓原創者有利可圖,這樣創新才有動力。 

  三是文化消費價格過高的問題。普通老百姓一個很明顯的感覺是,文化消費太貴,買本書,看場電影,聽場音樂會都得好好掂量。對不少人而言,看場電影、聽場音樂會都還是一種比較奢侈的文化消費,沒有成為常態。我們發展文化產業,在考慮經濟效益時,千萬別忘了社會效益。要大力發展適合大眾消費的文化產品,如果老百姓都消費不起,社會效益又何從談起?其實,盜版業之所以猖獗也與我國目前文化產品消費價格過高有很大關係,它滿足了普通百姓對優秀精神文化產品的需求,與人們的經濟能力相適應。

  我國高瞻遠矚推出文化產業振興規劃,這是我國文化產業大發展一個難得的契機。解決了上述三個方面的問題,文化產業才有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才能實現精品迭出、文化產業欣欣向榮的局面,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