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綠營智庫大揭祕 影響台灣政局?

http://www.CRNTT.com   2009-10-26 00:23:38  


智庫屬性分類
 
  (四)、台灣管理學會:2001年由前“行政院院長”游錫堃創辦,現在游也回任理事長的台灣管理學會,以財經為主題,就研究議題亦算是專業型智庫。該會在游錫堃擔任“行政院長”時,被外界視為有直達天聽的影響力,2002年4月中旬時,邀倫敦政經學院院長紀登斯(Anthony Giddens)來台,主講了“全球新中間路線之挑戰與展望”的專題講座,游還親率全體“閣員”聆聽。成員中郭進財出任中油董事長、林能白出任台電董事長、黃營杉也出任台灣煙酒公司董事長、台電董事長、“經濟部長”,一時成為政府人才庫。

  該會強調並非“階段性”的智庫角色,將一直持續舉辦活動,並接研究案,也是游錫堃持續發揮政治影響力的機構。

  (五)、凱達格蘭學校:代表扁系的智庫,本來在陳水扁時代,黨內由他親自創辦的“凱達格蘭學校”,可比擬為民進黨的“黨校”,風光一時。首任校長還是“總統府秘書長”陳師孟轉任,副校長是曾任黨副秘書長的游盈隆,之後由“國師”李鴻禧接棒,催生新“憲法”;中華開發前董座陳敏薰為第一期學員,備受媒體注目。隨著扁下台和被羈押,前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主委卸任後轉任凱校校長的黃宗樂表示已經暫時停擺,該校已不復昔日“天子門生”的光彩。

  (六)、群策會:親台聯的群策會為前“總統”李登輝創辦,訴求“引領民主自由、落實台灣優先、促進政治穩定、提振經濟發展、維護“國家主權”,以“行動智庫”為使命,該會開辦“李登輝學校”,培養各界領袖。李登輝先生為了持續推動他過去所致力的民主化、本土化的改革,於2001年12月間號召台灣社會有志之士成立“群策會”,盼藉此凝聚並發揮民間力量,深化台灣民主、提昇台灣主體意識。

  群策會是連結國民黨本土派的管道和發揮政治影響力的舞台,“副總統”蕭萬長、前“考試院長”許水德、“立法院長”王金平等昔日李部屬都曾是群策會座上賓。

  學者問政 個人色彩濃厚

  第二種是學者型智庫,主事者為學者出身,因此這些智庫以建立政策智庫為職志,和前述智庫不同,未著重培養個人子弟兵的功能。

  (一)、台灣新世紀文化基金會:陳隆志博士創辦,於1997年9月依法登記正式成立“財團法人陳隆志新世紀文教基金會”,是台灣少數民間智庫之一,2001年5月正式改名為“財團法人台灣新世紀文教基金會”。

  該基金會目標是確保台灣的“國家主權”與安全,提昇台灣的國際地位,樹立健全的民主憲政、尊重人權法治,發展經濟、人文科技國,建立以台灣為主體的文化與多元的公民社會,在地球村永續發展。

  (二)、彭明敏文教基金會:獨派大老彭明敏創辦,旨在對台灣所面臨之歷史新課題以及當前社會諸問題,進行各種研究與討論,並舉辦溝通意見、凝聚共識的各種會議;並培育具有國際視野、有創造性之新時代青年,以養成台灣社會各層面所需之人才;促進國際文化及學術交流,設立“台灣國際論壇”邀請世界各國人士來台,就台灣在世界範圍之相關問題合作研究、發表演說、進行研討;發行有聲及無聲出版品;受託從事與本會宗旨有關之研究或公益活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