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愛因斯坦改行 “實惠學”搞鬼

http://www.CRNTT.com   2009-11-16 12:01:52  


讓我改行?虧你想得出!
  中評社北京11月16日訊/“如果問愛因斯坦是因為什麼成就獲得諾貝爾獎?估計錯答成相對論的人不在少數,但這個錯不足為奇、尚可原諒。要是連愛因斯坦是哪個領域的科學巨匠都不知道,那就令人難以置信了。”《錢江晚報》登出鄧輝林的文章“‘實惠學’讓愛因斯坦改行”,文章內容如下: 
 
  11月12日《中國青年報》報道,教育家、北大原副校長王義遒曾經收到很多表示要推翻相對論、發明永動機的來信。王教授認為“胡思亂想”雖可貴,但全民科學素養教育需加強。
 
  看看當今大學生的科學素養,你會覺得王教授所言非虛。武漢理工大學楊懷中教授在第六屆全國科技文化與社會現代化學術研討會上,提交了一份調查報告,調查發現16.1%的大學生認為愛因斯坦研究生物學。 

  如果問愛因斯坦是因為什麼成就獲得諾貝爾獎?估計錯答成相對論的人不在少數,但這個錯不足為奇、尚可原諒。要是連愛因斯坦是哪個領域的科學巨匠都不知道,那就令人難以置信了。 

  出現這種低級錯誤顯然不是因為大學生笨,至少他們都考上了大學。他們還是通過了英語四六級、專業課考試,也寫完了論文,拿到了紅燦燦的畢業證、學位證。有的大學生在學校規定必須通過的考試之外,又自報了司法、會計師、程序員、托福等五花八門的考試。說白了,不知愛因斯坦專業領域在何方,是因為這個“不重要”。學校不考,就業不問,學了不用,不知又何妨? 

  我們的社會常常就是這樣教育孩子們的:這個對你就業有用,必須學;那個將來出國要用,必須學……不做無用功,不學無用之用,要學就學“實惠學”,已經成為聰明人的學習經。但誰又細想過,要是人人都懂一點概率論,就不會有那麼多人心甘情願地掉進巨獎陷阱;要是人人都多學一點物理學常識,就不會有那麼多人皓首窮經地想發明永動機了。 

  “實惠學”要學,這是立身之本。但無用之用、專業外的學問,也大有用處。試問,央視青年歌手大獎賽選手竟然連中國國旗都分辨不出,這是幽默還是悲哀?他在練歌之時,也想不到有一天要回答這個問題吧?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日本科學家湯川秀樹,在幼時背誦《莊子》時,會料到日後書中的“倏”、“忽”、“混沌”等概念激發出他的“介子”理論構想嗎? 

  說到此,不禁想起李政道談科學與藝術如硬幣之兩面時的舉例:愛因斯坦不僅是科學巨匠,在彈鋼琴、拉小提琴方面也具有很深的造詣。多學一些才能、知識,觸類旁通、相互激發,以實現全面、自由、充分地發展,這比起學什麼都為稻粱謀的實用主義,要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