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市場經濟地位 中國應適時力爭

http://www.CRNTT.com   2009-11-21 11:26:25  


中美雙方在同等規則下競爭,才能玩得精彩.
  中評社香港11月21日訊/“中國應該抓住機會緊盯奧巴馬,趁在經濟危機之下,美國以及其他西方國家對中國經濟有需要時,大力推動美國等西方國家給予中國市場經濟地位。否則,等全球經濟好轉時,人家也顧不上你了。對中國決策者來說,這應該提升到策略高度來推動。”《大公報》今天登出周子勳的文章“適時力爭市場經濟地位”,文章內容如下:

   11月17日,美國總統奧巴馬與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舉行會談,這是胡錦濤和奧巴馬的第三次會晤。此前,他們曾在倫敦的二十國集團金融峰會和在紐約的聯合國系列峰會期間兩次會面。第三次“胡奧會”將如何引領中美關係未來,備受外界矚目。

  我們注意到,貿易保護問題是此次“胡奧會”的重點討論問題之一。事實上,在奧巴馬訪華前不久,美國接連對從中國進口的金屬絲托盤、油井、銅版紙、焦磷酸鉀、磷酸二氫鉀和磷酸氫二鉀等實施制裁措施,使中美之間的貿易戰急劇升溫。對於奧巴馬的此次訪華,美方可能會對貿易保護問題作出一些承諾,因為美國國內目前的失業率達到了10%,加上為了推進醫改,奧巴馬必須作出一些政治交換。但我們也不可輕而易舉就相信這樣的承諾,因為這是美國國內政治博弈的產物,這種承諾不一定可靠。

          並非空穴來風

  對於目前中美貿易摩擦升溫的解讀,由於角度不同,可能會各執己見,婆說婆有理,公說公有理。但有一個重要的細節不容忽視,即當前的中美貿易摩擦問題,很大程度上就是以美國為首的諸多西方國家至今沒有正式承認我國為市場經濟國家造成的。此次奧巴馬可能最不願談到貿易保護問題,但中國必須抓住機會讓美國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

  事實上,極力助推美國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不是空穴來風的。上個月底,在杭州舉行的第二十屆中美商貿聯委會,將探討中國市場經濟地位納入了議題中。美方承認中國在市場改革方面不斷取得的進展,表示將盡快召開工作組會議,討論該問題。最近,美國駐華大使洪博培也表明態度,“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的時間越來越近了。

  眾所周知,市場經濟地位問題緣起“非市場經濟”,舊稱“中央統制經濟”或“中央計劃經濟”,是反傾銷法和反傾銷調查,確定傾銷幅度時使用的一個非常重要概念。它起源於冷戰時期西方國家貿易法中處理諸如基本貿易待遇和反傾銷問題時,對社會主義國家採取的一種歧視性做法。可以想見,我國已於2001年底成為世貿組織的正式成員,西方國家之所以不承認我國的市場經濟地位,其實目的很明確,就是為了抑制我國強勁的出口勢頭。但是在經濟全球化的浪潮下,這種帶有明顯歧視性的規則不僅沒能阻止中國的貿易全面擴張,而且這些做法也越來越受到輿論的批評。

                    反傾銷案上升

  在筆者看來,推動中國市場經濟地位問題的解決,可能存在很多理由,但歸根結底就是“非市場經濟地位”導致我國出口企業在對外反傾銷應訴中處於極為不利的地位,並成為我國企業敗訴的主要原因。我國未取得“市場經濟地位”,國外就具有了實施對華歧視性反傾銷的條件。在反傾銷中,“正常價值”是確定傾銷是否成立的一個要件。根據《反傾銷協議》,“正常價值”的確定一般有三個標準,即出口國國內市場銷售價、第三國出口價和出口國結構價。以上這三種正常價格的確定方法,僅適用於來自市場經濟國的商品,而對於來自“非市場經濟”國家的商品,可採用特殊標準。歐美等大多數國家一般採用“替代國”的取價方法,即選擇一個經濟發展水平相似的市場經濟第三國同類產品的價格代替正常價。從歐美對華反傾銷案件看,被作為替代國的除了印度、巴基斯坦、墨西哥等國外,奧地利、日本、瑞士等經濟發展程度遠高於我國的國家也常常入選。如此一來,本來沒有傾銷,被別人一替代,產生的傾銷幅度可能會很高。1998年我國水表在巴西反傾銷調查中,選用了西班牙為替代國而計算出284%的傾銷幅度就是例證。

  自金融危機爆發以來,我國面臨的反傾銷調查案件迅速的上升,據世界貿易組織統計,2008年中國遭遇反傾銷調查73起、反補貼調查10起,分別佔全球案件總數的35%和71%。中國已連續14年成為遭遇反傾銷最多的成員,連續3年成為遭遇反補貼調查最多的成員。統計數據顯示,從去年10月至今年5月,我國已遭遇貿易救濟調查69起,涉案金額91.56億美元;今年前6個月遭遇的各類貿易救濟調查則達到60起,涉案金額82.67億美元,同2008年全年涉案金額62億美元相比,增幅明顯。

  更可怕的是,由於我國企業在“非市場經濟地位”的官司中難以勝訴,客觀上進一步刺激了某些世貿組織成員的國內相關產業對我國產品提起更多的反傾銷申訴,同時打擊了我國企業應訴的積極性,形成了惡性循環。

                   應該抓住機會

  事實上,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反補貼案件的氾濫,已經不只是困擾我國外貿企業這麼簡單了,甚至干擾了我國正常經濟建設的步伐,嚴重影響我國經濟政策的穩定性和相關產業的國際競爭力。“非市場經濟”地位,否認我國建設市場經濟的成果和現狀,影響了我國的國際形象。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意味著中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模式將為西方發達國家所肯定,對於長期持中國威脅論的人來說這是很難接受的。

  因此,中國應該抓住機會緊盯奧巴馬,趁在經濟危機之下,美國以及其他西方國家對中國經濟有需要時,大力推動美國等西方國家給予中國市場經濟地位。否則,等全球經濟好轉時,人家也顧不上你了。對中國決策者來說,這應該提升到策略高度來推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