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期待“哥本哈根”開花結果

http://www.CRNTT.com   2009-12-08 11:20:58  


關注氣候是需要的,但是不能將之作爲打壓發展中國家的工具。
  中評社香港12月8日訊/“中美兩個世界大國的鄭重表態,讓人們對哥本哈根會議的開花結果充滿了期待。”《大公報》今天登出陳一雄的文章“期待‘哥本哈根’開花結果” 文章內容如下:
 
  本次氣候變化大會的召開無疑是一次里程碑式的事件,其長遠意義不可估量。會議對於確定京都議定書以後世界在未來十年、二十年的發展方向,有重大作用和影響。哥本哈根將成為應對氣候變化的“歷史性轉折點”。中美兩個世界大國的鄭重表態,讓人們對哥本哈根會議的開花結果充滿了期待。

   12月7日的哥本哈根,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如期召開,但各國在氣候融資和減排承諾上的分歧,一直在不斷敲打著人們的神經。大量的國家私利又裹夾在冠冕堂皇的全人類目標之下,令人生畏。即便這樣,中美兩個世界大國的鄭重表態,讓人們對哥本哈根會議的開花結果充滿了期待。

                  中美宣布減排目標

  人類對氣候變化的持續擔憂再次把美中兩大溫室氣體排放國同時逼到宣誓台上。11月26日,美國白宮宣布,奧巴馬將於12月9日參加氣候峰會,並“以個人名義”承諾美國在十年內減少溫室氣體排放17%,在本世紀中葉實現減少80%造成大氣吸熱的污染。這是美國政府在過去十年第一次承諾針對溫室氣體的減排目標,而奧巴馬的前任布什在任內八年裡一直拒絕參加聯合國氣候峰會。

  11月26日下午,中國外交部宣布,中國總理溫家寶將出席哥本哈根氣候峰會。隨後又有消息公布:國務院決定,到2020年中國單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將比2005年減少40%-45%。作為約束性指標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長期規劃,並制定相應的國內統計、監測、考核辦法。通過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積極推進核電建設等行動,到2020年中國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費的比重達到15%左右。通過植樹造林和加強森林管理,森林面積比2005年增加四千萬公頃,森林蓄積量比2005年增加十三億立方米。

   氣候變化是國際社會共同關心的重大問題。溫家寶總理出席此次會議,以及與國際社會合作應對這一問題的政治意願,充分體現了中國政府對這一問題的高度重視。中國第一次將減排目標與經濟發展相聯繫,顯示了中國已經下決心要推廣低碳的生產生活方式。

  此前,只有少數國家承諾了減排目標,挪威承諾到2020年比1990年減排40%,歐盟提出減排20%到30%,日本和俄羅斯都是承諾在此期間減排25%。國際輿論指出,中美兩國減排目標事實上不具備可比性。前者為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國內自願減排目標,後者則只是絕對減排的臨時承諾。儘管與歐盟和廣大發展中國家的期待相去甚遠,但中國的減排目標“是可以操作的、能夠推動談判的”。作為全球溫室氣體人均排放量最高的國家,美國是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的關鍵參與者。發展中國家呼籲包括美國在內的發達國家到2020年將溫室氣體排放量在1990年排放水平基礎上至少減排40%。然而,無論是美國國會眾議院業已通過的《美國清潔能源安全法案》,還是參議院正在討論的相關法案,所提減排目標均較低。

                        談判道路已經打通

  然而,對此次大會進程有著重要影響力的中美兩個大國,先後發布了各自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行動目標,讓擔心本次氣候大會將會無果而終的人終於暫時鬆了一口氣。由於中美的溫室氣體排放相加佔到了全球將近一半的量,如果兩國能在減排方面有所行動,勢必會對氣候大會的召開以及談判進程帶來推動。而美國的目標至少可以把所有人拉回到談判桌前,總比沒有數字沒法跟它談要好。當二氧化碳削減目標的談判陷入僵局的時候,資金機制和技術轉讓的話題就無從談起。而現在,在主要國家有了減排目標的前提下,儘管資金轉讓與發展中國家的期待落差較大,但仍是一個好的開端,資金機制和技術轉讓就再次回到了談判的核心議題行列。換言之,中美減排目標的公布在為哥本哈根談判“打通道路”。

  此前,來自十個氣候變化中“最脆弱國家”的代表,11月9日在馬爾代夫班多斯島舉行會議,對國際氣候變化談判進展緩慢表示關切,尋求在氣候變化談判中採取共同立場。

  隨後,來自中國、印度、巴西和南非與“七十七國集團”主席國蘇丹的代表,11月28日在北京發表聲明,宣布與會各方就《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和《京都議定書》雙軌談判中有關重大問題形成了一致看法,要求發達國家承擔第二承諾期減排指標。指出哥本哈根會議成果應涵蓋長期合作共同願景、減緩、適應、資金和技術轉讓等內容,並應考慮最不發達國家、小島嶼發展中國家和非洲國家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的特殊需求。與會各國一致表示:“將繼續攜手努力,共同推動哥本哈根氣候變化會議取得成功。”

              期望達成實質協議

  東盟環境部長會議11月29日在泰國華欣閉幕。該大會探討內容包括,東盟國家在碳氣體減排、減輕地球溫室效應問題上就共同立場和措施達成協議,以提交到聯合國第15次氣候變化大會。會議達成東盟成員國家努力控制平均氣溫上升不超過攝氏2度,或將造成大氣層形成溫室效應的二氧化碳氣體的濃度控制在450ppm的保護地球的目標,各國所採取的具體、合理的環保措施細節由各國自行決定。

  中美兩國相繼宣布減排行動目標,讓“哥本哈根”旋風一夜間颳遍全球。在氣候問題日益嚴重、《京都議定書》即將到期以及金融危機重創世界經濟的特定背景下,本次氣候變化大會的召開無疑是一次里程碑式的事件,其長遠意義不可估量。而在《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秘書處執行秘書德博埃爾看來,本次會議對於確定京都議定書以後世界在未來十年、二十年的發展方向,有重大作用和影響。哥本哈根將成為應對氣候變化的“歷史性轉折點”,在哥本哈根“可以而且必須”達成一個新協議。通過這樣一個會議,來讓大家尋找共同點,一致“往前看”。從中國等國近期展現出的積極姿態來看,各國希望在本次會議上達成實質協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