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結構調整突破口 人口紅利轉型

http://www.CRNTT.com   2009-12-11 11:05:02  


人口紅利不可能永遠持續
  中評社北京12月11日訊/“人口紅利”一直都被認為是造就“中國經濟增長奇跡” 的重要源泉。據世行估計,“人口紅利”的結構性優勢對中國經濟高增長的貢獻度達到了30%以上。然而隨著人口結構的轉變,中國傳統的國家盈利模式受到嚴重衝擊,內生增長動力和比較優勢將發生深刻改變。上海證券報發表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副研究員張茉楠文章認為,中國要選擇“人口紅利”轉型作為推進經濟結構調整的突破口,實現戰略性轉變。

  文章稱,“人口紅利”是指在一個時期內生育率迅速下降、少兒撫養比例下降、總人口中適齡勞動人口比重上升,而老年人口比例達到較高水平之前形成的一個少兒與老年撫養負擔均相對較輕、勞動力資源相對豐富的時期。在這一時期內,人口撫養比的下降造就了更具生產性的人口結構,即充足的勞動力供給和高儲蓄率,為經濟增長提供了額外的源泉。

  國際經驗表明,所有的先行國家和地區,都曾在一定發展階段上或多或少地得益於“人口紅利”。美國蘭德公司相關研究稱,從1970年到1995年間,在東亞諸國超出常規的高增長率中,由勞動年齡人口高比重所作出的GDP貢獻比例高達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一。北美新大陸開發之初,人均GDP增長率比舊大陸高出部分中,90%至100%可以歸於富有生產性的人口結構優勢。

  然而,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無法回避老齡化本身這一客觀的歷史必然。隨著人口結構轉變的完成,“人口紅利”這種特殊的增長因素最終會消失,從事經濟活動的人口不斷提高而帶來的高生產率與高儲蓄率導致較高的資本積累現狀將不複存在。根據瑞銀研究,中國勞動人口增速將在2015年後進入下降通道。傳統意義上的數量型“人口紅利”的逐步消失預示著,僅僅依靠增加生產要素投入的方式將不能維繫經濟的持續增長。在“劉易斯拐點”後,勞動力不再無限供給,中國必須謀求從人口大國邁向人力資本強國的轉變,積極提高人口素質,促進勞動與人力資源相關的一切領域的重大調整,特別是在勞動分工、產業結構、就業結構,以及儲蓄、消費、投資、收入分配、社會保障等領域都需要有深刻變革。

  文章分析,由“人口紅利”向“經濟增長紅利”轉化,一般而言需要通過四種機制:首先,勞動力數量增長讓社會總產出更低廉、更豐富;其次,勞動力的流動和資源配置推動勞動生產率提高;再次,有關改善勞動力的一系列投資,包括讓勞動者再教育、人力資本培訓,從而刺激投資和消費的需求;最後,勞動力和資本組合的優化,讓勞動力升級可持續。

  然而,與發達國家不同的是,中國的“人口紅利”只通過前兩種機制發生作用。由於較為豐富的廉價勞動力資源供給,企業長久以來得以克服資本邊際收益遞減規律的作用,以低廉的勞動密集型產品在國內外市場上獲得優勢,與此同時,也形成了過分依賴增加勞動、資本等生產要素投入的增長方式。可見,“人口紅利”在中國還只是停留在數量型發展階段。

  文章指出,中國第一次“人口紅利”的消失並不可怕,或許能成為中國經濟發展轉型和社會發展轉型的倒逼機制。為此,在總體布局上,必須樹立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的觀念,把人力資源建設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避免陷入低收入—低教育投入—低可行能力—低收入的“惡性循環”。注重發展有利於增加就業含量和開發利用人力資源的經濟產業和生產服務領域;在要素投入上,注重通過人力資源的充分開發利用來促進經濟增長;在目標導向上,把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過程變成促進就業持續擴大的過程,把經濟結構調整的過程變成對就業拉動能力不斷提高的過程;在具體安排上,加大教育、就業、戶籍和養老保障等多方面制度的改革,為人力資本可持續發展掃除制度障礙。具體而言就是:通過教育深化提高勞動生產率,保持和延伸中國產業的競爭優勢,通過養老保障制度安排創造新的儲蓄源泉,通過勞動力市場制度安排,擴大人口老齡化時期的勞動力資源和人力資本存量。

   “二次人口紅利”再造,將通過加速人力資本形成、產業結構升級、技術進步以及社會建設對經濟增長的溢出作用,全力推動中國經濟發展向內涵增長方式、發展階段由“生存型階段”跨入“發展型階段”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