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炒房鼓聲 有可能停下來嗎

http://www.CRNTT.com   2009-12-16 12:12:35  


全國人大財政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賀鏗
  中評社北京12月16日訊/《錢江晚報》今天刊登評論員方小晶的文章“炒房鼓聲啥時歇”,作者表示,“想勒住房價的繮繩並非沒有辦法,國務院的表態已經發出了鼓聲漸歇的信號,接下來就得看地方政府怎麼終結這場遊戲了。怕就怕一些地方仍然放不下房地產這根支柱,停了鼓聲又敲起大鑼。”文章內容如下:

  全國人大財政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賀鏗13日在央視《面對面》節目中說了句實話;作為一名副部級官員,以他的工資也買不起房。並直言地方政府炒地,民眾炒房導致房價過高。

  其實現在很多人根本不關心房價,因為飄到太空上的房價已讓普通人根本摸不著。這個大泡沫也讓高層著了急,14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要遏制高房價。

  從穩定到抑制,再到遏制,語氣一次比一次重,不知道這樣的表態能不能管住九十度角往上爬的房價?深圳房價這七個月漲了94%,廣州上個月單月就猛漲17%。這種火箭升空般的氣勢不是“剛需”的集中噴發所致,倒有幾分擊鼓傳花遊戲的影子——鼓聲越急,花傳得越快,最後停下來的那個倒了大黴,前面的幸運兒樂哈哈地數鈔票。

  別以為只有買房人在玩這遊戲,開發商也圍成一圈玩得不亦樂乎,半數以上的開發商不造房子只倒地,他們所謂的開發就是伴著鼓聲把地傳來傳去。地方政府其實也摻了一腳,不過他們永遠是第一棒,最後的勝利者總有他們的份。

  遊戲玩過了也會傷身,杜拜就把自己玩殘了。擊鼓傳花還有一個名字叫“博傻”,大家都在賭運氣希望不是最後那個冤大頭。反正在中國玩這個遊戲的人很多,誰也不知道鼓點什麼時候會停下來。地方政府可以“銷控”土地讓地價節節高升,開發商可以用地王誘惑暗示高房價前景,用捂盤製造緊缺和供求矛盾,炒房客可以變著法子讓剛需者接盤。所以這遊戲的最後輸家往往是那些買房住的人,當然包括為了滿足丈母娘需求的女婿和“不該買房”(注:房產大亨任志強語錄)但咬咬牙買了房的年輕人。

  房子成了那朵鮮艶的大紅花而不是居住功能的提供者,一些樓盤交房許多年仍然一片黑燈瞎火。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賀鏗直言一些所謂專家和政府官員的覺悟還不如大詩人杜甫。杜甫說“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顔”,專家和地方官員卻總是擋不住GDP和土地財政的魅力,我們怎麼指望這麼熱心炒地的政府來平抑房價呢?

  喜歡玩炒地遊戲的地方政府,顧著的只是自己這三分三的小利益,卻把國民經濟的健康和老百姓的居住權給忘掉了。一些地方官員總是嚷嚷著要讓房地產健康持續發展,卻把房價高漲當成了健康的表現。殊不知有漲有跌才是市場的正常現象,最終價格總要向價值靠攏方顯理性。一味往上漲的房價只不過是個美麗的肥皂泡,最終總逃不掉崩裂爆破的命運。到那時,又該誰來收拾殘局?

  前幾天本報報道溫州一樓盤開盤要客戶繳納“誠意金”,一位穿著睡衣的男子無意中看到銀行前排隊的人流二話沒說也加入了隊伍。連什麼樓盤都沒搞清楚就急吼吼地交錢,這樣的炒房客泛濫,絕非房地產之福。為房價高攀沾沾自喜的官員,該從中看到一些危險的信號了。

  想勒住房價的繮繩並非沒有辦法,國務院的表態已經發出了鼓聲漸歇的信號,接下來就得看地方政府怎麼終結這場遊戲了。怕就怕一些地方仍然放不下房地產這根支柱,停了鼓聲又敲起大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