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土地財政 可瓦解房地產宏觀調控

http://www.CRNTT.com   2009-12-23 09:41:12  


不解決土地財政問題,抑制房價的目標無異於鏡中花、水中月。
  中評社北京12月23日訊/近期中國對房地產業進行了持續的政策調整:12月9日“營業稅優惠政策”調整,14日“國四條”出台,17日財政部等五部委再度出手打擊開發商囤地,讓國人看到了國家“遏制部分城市房價過快上漲”的決心。然而,截至12月18日,北京共公開出讓234宗經營性用地,成交總金額超過803億元,這是北京土地市場一個創紀錄的數字。這也是繼上海之後,國內又一城市賣地收入突破800億元大關。中國指數研究院統計數據顯示,今年截至11月23日,上海土地出讓金收入已經達到821億元而名列全國第一。

  證券時報刊登時評人張魁興文章指出,一邊要遏制房價過快上漲,一邊是土地財政力促房價上漲,一個不爭的事實是——如果地方政府仍堅持土地財政政策,那麼國家出台的一系列房地產宏觀調控政策,就可能被地方政府的土地財政政策“土崩瓦解”。這不是聳人聽聞。17日,央企保利地產旗下保利(北京)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用30.4億元的高價拿下了北京朝陽區東風鄉高井村居住混合公建用地。根據計算,房價至少要賣到3萬元每平方米,保利才可以保證有利可圖。只要地方政府繼續高價賣地,房價就不一定能調控下來,所謂的“遏制房價”就很可能被“架空”。

  在土地財政、支柱性房地產存在的大環境下,“遏制房價”是不現實的。在全力“保增長”的今年,國民多麼希望民生幸福也跟著增長。然而,我們看到的現實是,GDP增長了,但就業沒有增長,居民收入沒有增長。而且,隨著GDP的增長,政府賣地收入大幅度增長,房價大幅度增長並在一些地方再創新高。雖然我們不能說,民生更加艱難了,但是房價沒有回歸就已經又被抬高了,老百姓更加買不起房了,這是無法否認的事實。中央開始要遏制房價就是最好的證明。應該說,近期中央密集出台信貸、稅收、土地等一系列房地產宏觀調控政策是有的放矢的,但能否真正遏制房價上漲則需要時間來驗證。

  文章認為,我們應謹防中央房地產宏觀調控政策被地方政府的土地財政政策所瓦解。因為據媒體統計,土地出讓收入豐厚的並非只有北京、上海,重慶、廈門等城市,許多地方政府的土地財政也都紛紛“複活”。在大型房企尤其是國有開發商的推動下,今年國內重點城市土地市場異常繁榮,各地土地收入也都直線上升。在這種情況下,落實中央房地產宏觀調控政策必然很艱難。如果地方政府的土地財政政策得不到遏制,中央關於房地產的宏觀調控政策就可能走不出中南海。因此,要想真正遏制房價,要想真正把宏觀調控政策落到實處,就必須像重慶打黑那樣嚴厲查處地方政府的瘋狂賣地行為,而且要從北京、上海這樣的大都市查起,否則只能讓老百姓空歡喜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