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不是金融危機的大贏家

http://www.CRNTT.com   2010-01-10 08:09:43  


積極的財政政策與寬鬆的貨幣政策惡化了中國的經濟結構?
  中評社北京1月10日訊/廣東南方網昨日登載每日經濟新聞首席評論員葉檀文章“中國不是金融危機的大贏家”,文章說,中國被全球視為金融危機最大的贏家,從經濟數據看,中國確實可以稱為一枝獨秀,但背後付出了沉重的代價,也許要花十幾年的時間來修補。內容如下:

  中國被全球視為金融危機最大的贏家。1月5日,《華爾街日報》在一篇題為《金融危機最大贏家:中國》的文章中有如下表述。這個國家或許是本次金融危機的最大贏家。就在美國和歐洲的經濟先後熄火之際,中國經濟卻一路高歌走過了這場“大蕭條”。預計中國2010年的經濟增長率將達到9%。現在這個國家正在將手裡的資金派上用場。從沃爾沃到悍馬,再到上周正式提出收購的Corriente Resources,中國企業正在世界各地搶購著業務和資產。

  從經濟數據看,中國確實可以稱為一枝獨秀,但背後付出了沉重的代價,也許要花十幾年的時間來修補。

  積極的財政政策與寬鬆的貨幣政策惡化了中國的經濟結構。央企攻城略地,在煤炭資源整合、資本市場融資、房地產等領域無往不勝。據國務院國資委主任李榮融披露,2009年中央企業利潤總額將達到7500億元,而在2009年初,中央企業上報的預算中,利潤總額相加不過4000多億元。2009年央企成為資本市場最大的獲益者。2009年滬深兩市IPO融資1856億元人民幣,而央企在境內外IPO融資額為1558億元。如M IT斯隆管理學院黃亞生教授所說,中國的做法是國有企業代替私營企業。撇開敏感的國有、私有不談,我們看到的是另一個結果,低效率企業大面積取代高效企業。

  嚴重的問題是,基於中國經濟數據的美妙與央企贏利的增加,基於改革三十年權貴主義積弊難除,國進民退與民粹主義思潮結合,被視為社會重獲公平、整肅腐敗、減少污染的良方,獲得了不少喝彩聲。集規劃經濟、局部市場化、壟斷經濟於一體的經濟模式,由此貼上了成功的標簽,在民族自豪與底層不公平的躁動中,獲得無數擁躉。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