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中美關係基本性質出現重大變遷

http://www.CRNTT.com   2010-01-10 00:31:38  


深化戰略互信,人民大會堂見證了《中美聯合聲明》。
 
   奧巴馬:開啟中美關係新局的一個關鍵人物

  國家態勢和基本政策的變動往往以國家領導人物的變動為一大必要條件,而當前的美國對華態勢和政策變動就是如此,儘管在對待中美關係方面,奧巴馬對他的前任的認識和方針多有承繼。

  在美國困難重重、權勢衰減和公眾思變的大背景下,新總統奧巴馬有著對外政策方面明確的總目標和他要塑造的總特徵,那就是:(1)國內優先,對外政策首先必須服務於緩解甚而擺脫金融危機、開啟和實現經濟復甦這一緊迫的頭號任務,外加盡可能幫助維持他在贏得大選時的很高的國內民望,那是他的一切的國內政治基礎;(2)爭取顯著收縮美國在海外戰爭和其他直接軍事介入方面的過度伸展,但要不危害他意象中的美國安全,不嚴重損傷美國的根本聲譽或面子,也不引起國內輿論的嚴重分裂;(3)以與先前相比大為減小了的美國可用能力,在更為困難和更加多維的對外任務面前勉力維持美國的“世界領導”作用或地位;(4)勢所必需地接受國際力量格局的基本變化或變遷趨勢,經必要的調整去適應和利用它們,同時以有所變動的方式勉力阻滯、防範和“馴化”之。顯而易見,在所有這四大方面,中國和對華政策都是一項頭等考慮,甚至往往是頭號考慮。

  這位新總統的思想特徵、行事特徵和個人風格現在已經表現得相當顯著,與先前的幾位美國總統頗多不同,與他的直接前任喬治•W. 布什更是可謂截然有別。奧巴馬很明顯地是個很講求實際的國務家,相對而言在40年代中期以後的歷屆美國總統中間最少教條色彩和意識形態執迷。也因此,至少到現在為止,他的輕重緩急次序意識特別明確,“戰略集中”意願相當堅決,同時在多個問題上立場和態勢尤為靈活,包括具備與他的一些前任們相比遠為突出的“實驗精神”和創新意願。何況他自己非常明白,旨在“變革”和創新的實驗是大多數公眾選舉他為美國總統時的頭號“委任授權”(mandate),儘管他們接受所有這些的樂意或容忍程度證明是很帶選擇性和比較有限的。還有,奧巴馬特別鑒於布什政府時期美國對外政策和外交的總的顯著弊端和挫敗記錄,有著強烈的多用“軟權勢”和“靈巧權勢”的意識;同時著重將他本人的世界人望、靈巧風格、善言才能、親和風格等等用作美國的一大資產,這在美國的其他政治和威望資產嚴重減縮的情況下確實至關重要。可以說,奧巴馬的一大戰略是力圖通過親和的“吸引力”去贏,贏得便宜,贏得有效。

  所有這些個人政治特徵和素質在他訪華以前的對華態度和政策中已有顯著表現。其中特別引人注意的是三點:第一,一再強調對華關係是21世紀美國單獨一項最重要的雙邊關係;第二,直到9月11日突然宣佈很不合理的對華徵收輪胎“特保”高稅為止,幾乎完全閉口不談幾年來美國政府喧嚷不休、施壓不斷的中國對美貿易巨額順差問題,特別是人民幣匯率問題;第三,大致極少公開談論和批評所謂“中國人權狀況”,甚至不顧美國國內必然的反彈,由國務卿希拉里.克林頓明確公開表示這方面的談論不得“干擾”在緊迫的經濟危機、氣候變化和國際安全問題上與中國的合作,並且在10月初成了第一位在達賴抵達華盛頓後不予會見的美國總統。儘管兩國間不無分歧、爭端、猜疑和競爭,但新總統上台後初期的多個月對華關係開局良好,甚至好於2005年秋天著名的“利益攸關者”演說後的布什政府後期,成了30餘年來中美關係史上近乎獨特的重要一幕。為何如此?至少是因為像《紐約時報》有點刻薄也有點沮喪地說的,“中國是美國的最大外部供款人,這改變了美國與這麼一個國家的關係的核心:它是唯一有尚好的機會去衝擊其世界唯一超級大國地位的國家”,而奧巴馬是對這一點尤有深切意識的美國領導人,並且很懂尊重“供款人”的莫大重要性。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