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國宏觀經濟政策轉向了嗎

http://www.CRNTT.com   2010-01-16 09:13:43  


  中評社北京1月16日訊/央行12日決定,從2010年1月18日起,上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這是自2008年10月以來央行首次調整存款準備金率,此次調整遠快於市場預期。那麼這對貨幣政策、甚至宏觀經濟政策是否有重大變化?《上海證券報》發表上海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員潘正彥文章表示在當前國內外宏觀調控特殊背景下,實施寬鬆的宏觀經濟政策仍然是必須的。但是,2010年可能的變化是:積極的財政政策仍然不改初衷,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應是名副其實真正“適度”, 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是配合名正言順。

  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配合名正言順

  文章稱,在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兩大宏觀經濟政策配合模式中,選擇雙緊或者雙鬆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配合均是力度最大的,也是經濟金融形勢最為嚴峻的時候實施的。例如,當不僅總需求大於總供給,而且出現嚴重的通貨膨脹時,就可能選擇雙緊政策。反之,當社會有效需求嚴重不足時,就可能選擇雙鬆政策。包括財政增支減稅,和降低利率、擴大信貸,增加貨幣供應量等。

  2007年開始並在2008年達到高峰的金融危機實際上就是全球經濟金融面臨了嚴峻的挑戰。因此,全球性的寬鬆的宏觀經濟政策就是必然的選擇。相對而言,中國採取的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實際上就是最大力度的宏觀經濟政策配合。但是,貨幣政策被冠以“適度寬鬆”一方面反映中國貨幣政策留有餘地,例如中國也是屬於沒有實施“超低利率、甚至零利率”國家,貨幣政策確實留有一定的政策空間;另一方面,從實際上實施的結果、例如2009年中國極高的信貸投放考慮,已經不是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而是非常寬鬆的貨幣政策。這雖然符合中國貨幣政策的實際情況,但確實有一點名不副實。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