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中石油陝西輸油管道泄漏真相

http://www.CRNTT.com   2010-01-18 09:32:57  


1月4日,搶險人員使用凝油劑在渭河入黃處打撈泄漏的柴油。
  中評社北京1月18日訊/上月30日凌晨發生在陝西華縣的中石油蘭鄭長成品油管道泄漏事件,儘管在赤水河和渭河上架設了32道攔油帶,泄漏的柴油還是最終流入了黃河。此間《財經國家周刊》1月15日一期登載文章“中石油柴油泄漏事件調查:管道投産5小時即出事”,見證這起突發污染事件的始末。文章說,“不管是誰的責任,輸油管線的安全,都是值得關注的問題”,一位中石油人員稱,中國的6萬多公里油氣管道,經常遭到附近農民的鑽孔偷盜,動輒發生泄漏,引發污染;而建設工程四處開花,也經常破壞油氣管。內容如下:

  環保部副部長張力軍率領由環保部、發改委、工信部、國家防總辦公室、水利部、中石油等單位19人組成的國務院聯合工作組,1月4日直撲河南省三門峽市。

  上月30日凌晨發生在陝西華縣的中石油蘭鄭長成品油管道泄漏事件中,泄漏的一部分柴油正經由渭河流向黃河。

  6天之內,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下稱中石油)與陝西省派出大批人馬,在赤水河和渭河上架設了32道攔油帶,以期堵住流往黃河的浮油。

  部分泄露的柴油還是越過渭河的“最後防線”——潼關吊橋,進入了河寬水急的黃河幹流。

  三門峽大壩,則成為堵截浮油的新的“最後一道防線”。

  河南、山西開始緊張起來。已經沒有退路——浮油若繼續往下,將進入庫容上百億立方的小浪底水庫,這是冬春之際河南、山東飲水灌溉的“最重要的一盆水”。

  幸運的是,此次泄漏的柴油總量約150噸,經過有效攔截,只有少部分柴油進入了黃河。有關部門和專家正在計算進入渭河和黃河的具體柴油數量。但是,嚴寒的天氣給搶險設置了一道“低溫屏障”。

  至1月7日截稿時,《財經國家周刊》前方報道小組仍然與一線搶險隊伍一起,見證這起突發污染事件的始末。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