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我的學生為何選擇生活在80年前的中國?

http://www.CRNTT.com   2010-01-20 09:48:52  


江蘇省蘇州中學是一所具有千年辦學淵源,百年辦學歷史的江南名校。
  中評社北京1月20日訊/2009年11月21日,江蘇省蘇州中學舉行“北京大學‘中學校長實名推薦’”面試遴選,其中一道題是:“如果可以自由選擇,你會選擇生活在什麼時空區間?”,賈若楠同學的回答是:“我會選擇20世紀二三十年代的中國”。《中國經濟周刊》今載蘇州中學校長張昕文章《我的學生為何選擇生活在80年前的中國》,就此評析中國當前應試教育症結以及社會價值觀問題。文章內容如下:

  站在21世紀第一個10年的門檻上,遙望10年後中國的教育,不得不先審視已經走過的道路。20多年前,“素質教育”的篝火在中國大地上點燃,並已成為大家共同高舉的旗幟。然而,直到今天,“素質教育轟轟烈烈,應試教育扎扎實實”依然是普通教育現狀的真實寫照,乃至成為幾乎家喻戶曉的教育悖論和教育謊言。中國教育的這種尷尬局面,事實證明,僅靠理論研究、政策干預或者行政命令是無法真正擺脫的,僅靠少數立場堅定者的勇敢前行也是不成氣候、甚至不可持久的。未來10年,乃至更久,中國教育的前景如何?“樂觀”二字是難以讓人立刻接受的。

  中國應試教育的成因非常複雜。不是哪個人造成的,也不是哪個人能改變的。最根源的成因是歷史性的、文化性的、社會性的,最根本的症結是社會價值觀問題。

  群星璀璨的年代思考

  2009年11月21日,我校舉行了“北京大學‘中學校長實名推薦’”面試遴選。其中一道題是:“如果可以自由選擇,你會選擇生活在什麼時空區間?”,賈若楠同學回答道:“我會選擇20世紀二三十年代的中國”。

  這個意志和我是共鳴的。20世紀二三十年代的中國,雖然兵荒馬亂,但是一個人才輩出、群星璀璨的時代。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