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政府權力撤離球市,中國足球才有希望

http://www.CRNTT.com   2010-01-23 09:29:58  


 
  直到前幾天為止,捉出的幾個都是二三流角色,外界頻傳打假僅限中甲不涉及中超。本輪足壇掃賭反黑似是走過場了。八年前,中國足壇第一次打假捉了一個龔建平之後就不了了之了,八年來中國足球水平越來越差,中國足球市場越來越冷清。本輪打假連龔建平這樣檔次的作假者都沒捉出一個。

  正當球迷懊喪失望之際,傳來中國足協一二把手被警方帶走的消息,我們相信這一次中國足壇打假是動真格的了。看吧,那些作假的大牌球員、教練、裁判、老板、官員會在今後的日子裡被曝光的。可是,中國的足球從此就有希望了嗎?我們似不敢太有信心。

  中國足球的墮落,有人責怪是市場化、職業化的結果。其實,市場化、職業化對於職業足球、對於一切競技體育是有好處的。球員、球隊水平差,球市也必然差,吸納資金少,球員、球隊所得也必然少。因此市場是刺激球隊、球員的水平向上的。可中國的足球俱樂部似乎不服從這條市場規律。球員水平再差,可球員所得仍舊很高。關鍵在於許多俱樂部都是由大型國企支撐的,而國企對市場一向是不敏感的,他們對於政府官員的意旨更敏感。

  中國體育被政府官員幹涉是有傳統的。那些官員關心市場化、職業化後的足球,不是作為普通球迷來關心,也不是作為體育市場秩序的維護者來關心,而是直接參與到足球及足球市場內部。於是在他們的決策或影響之下,國企成為最強俱樂部的投資者,即使民企成為投資者,政府也會在其他領域中對他們作出補償。於是足球俱樂部、足球市場中就有了不少錢。

  政府官員直接參與到足球中去,中超、中甲比賽不是球迷的節日,變成了地方的榮譽之爭,變成了首長的“面子工程”,於是有了“政策球”。社會上本來就有賭博、賭球現象,中超、中甲市場上既有大量資金,又有所謂的政策假球,假賭黑風就會越刮越烈,而中國足球的水平也越來越差,以致不可收拾。

  我們以為,在掃清足壇假賭黑之後,請政府遠離足球市場,市場力量是能夠使中國足球市場漸漸正常起來成熟起來,一支或者數支國際一流水平的足球隊也是可以期待的。

新聞鏈接: 中國足球的市場化之殤

   2010年01月23日04:14 大洋網-廣州日報 作者:魯寧

  官商一體、不倫不類,中國足壇淪為“賭壇”——足球由產業墮落為“賭業”,實乃事出有因、勢所必然。

  十年前,中國足壇掀起首輪打黑行動,在揪出黑哨龔建平成唯一替死鬼後,首輪打黑行動偃旗息鼓。幾個月前,中央高層多位領導相繼“關注足球”,中國足協開始極不情願地清理門戶。截至南勇、楊一民等足協高官“出事”前,至少已有21名足協官員、球員和俱樂部負責人被捕或遭拘押。這似乎已向社會證明,相隔十年後,中國足壇的第二輪打黑行動可以當真。瞧瞧吧,連足協的掌門人都“進去了”,難道還不足以說明政府決心?然而我不敢如此樂觀。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