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谷歌表演鬧劇 得不償失

http://www.CRNTT.com   2010-01-26 11:26:59  


 
  2008年春季,在海外的中國留學生不滿於以CNN、BBC為首的西方媒體移花接木地妖魔化中國的報道(如將尼泊爾警察稱為中國警察),對中國民間創辦的Anti-CNN英文網站進行了義務支持,大量翻譯並指出西方媒體的歪曲報道之處,不久該網站受到攻擊一度癱瘓,很多文檔遺失,後來該網站被迫改為全中文頁面登陸。這種攻擊不同於西方聲音的做法,暴露了西方某些國家“網絡自由、言論自由”的真實本質。

  谷歌開辦三年以來,在中國所取得的31%的市場份額,是全體谷歌中國雇員努力的結果。退出中國的聲明,事先不讓谷歌中方管理層了解或者咨詢他們的觀點(谷歌總裁21日在訪談中透露了這點),就急急忙忙地透過媒體喊話要關掉其在中國的業務,這是對谷歌中國管理層和員工的信任嗎?考慮了谷歌中國員工的處境沒有?

  當然,中國有全球最多的網民和全球發展最快的經濟,這樣一個大市場谷歌肯定是不會放棄的。自始至終,沒有一個人相信,谷歌真要關掉其在華業務。那麼,谷歌如此表演鬧劇的目的是什麼?

  首先,為其在華的商業失敗尋找借口。作為在世界各地攻城略地、所向披靡的互聯網搜索大鰐,谷歌進入中國三年來一直屈居百度之後,營業收入只占百度的一半,這本身就是失敗。同時,谷歌在中國官司不斷,中國作家協會控告谷歌未經授權掃描收錄中國作家的圖書作品,要求谷歌賠償;中國作家到法院狀告谷歌公司侵犯著作權,等等。面對這些尷尬,谷歌怪罪中國,明顯有轉移視線、逃脫懲罰之嫌。

  其次,正如谷歌總裁自己所說,這樣做是要“透明地與中國談判”。說白了,就是先通過輿論製造悲情,占領道德高地,透過西方媒體向中國施加壓力,為自己的談判增加籌碼。可是,令谷歌始料未及的是,它的言行已經令中國許多網民對它產生厭惡,這從新浪、網易、騰訊、中華網、環球網等各大網站數以萬計的要求“谷歌滾蛋”的留言就已經看出來了。所以,其總裁不得不找台階下,聲稱要留下來了。

  最後,谷歌總裁避而不談其之前與希拉里的會談,試圖掩蓋其配合美國政府的意圖。谷歌事件的中美關係背景是:美國即將向台灣軍售、奧巴馬要會見達賴、美國不斷採取貿易保護主義政策干擾中美自由貿易。這三大背景使得美國因為必須向中國解釋其意圖而處於下風,而谷歌事件可以淡化媒體對上述三件大事的關注,使得中國疲於應付谷歌事件而處於被動,為美國在以上三大行動上製造“道德”支持,並減少中國在中美談判中的籌碼。

  所謂在商言商,谷歌的“在商言政”,暴露了其背後的政治目的,也警醒了中國企業及用戶注意網絡安全及依賴西方網絡資源的脆弱性(如百度被黑,其域名注册服務商就是美國公司registrar.com),使中國警惕外國政府可能利用網絡來破壞中國的穩定與經濟社會生活的正常運行。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