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最低工資上調與中小企業生存

http://www.CRNTT.com   2010-02-01 08:16:08  


 
  我們已經知道,最低工資標準是一種兜底的行為,是政府對勞動力價格進行管制的一個結果。有些時候,這種人為管制可能扭曲市場的資源配置功能。但是,出於對一定的社會道德標準的追求,作為次優選擇,各國政府大多實施這一制度,以保障收入低微或不穩定的工人最基本的生活,維護社會安定。

  還應看到,目前各地的最低工資標準總體偏低。在這樣的情況下,維持最低工資標準不變,看似有利於企業,但是這不利於消費市場的擴大,進而觀之,也不利於企業的生產。

  文章指出,由此可以看出,各地紛傳上調最低工資標準不是巧合,正是因為政府的訴求與經濟規律的作用,都指向了中低收入勞工分享中國經濟復甦、發展的果實,是一個自然而然的結果。若從調整收入分配格局的角度看,增加勞動性收入,特別是中低收入勞動者的勞動性收入,也是收入分配格局調整的關鍵之一。

  其實,近年來,提高最低工資標準是一個容易引發爭論的問題。在經歷了許多次的理論爭執之後,很多人意識到,無論從維護勞工權益角度出發,還是從擴大內需戰略的訴求來看,提高最低工資標準作為一個政策手段,能夠發揮應有的作用。當然,確定最低工資標準的高低,在技術層面較為複雜。因此,各地上調最低工資標準,當尊重地方的實情,調多調少,決不該是“一刀切”的事情。

  文章最後說,脫離中小企業的生存環境來談是否應提高最低工資標準,其實是個偽命題。理由簡單: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最低工資標準往往跟中小企業更多地聯繫在一起,從政府的角度講,盡量改善中小企業的生存環境,也是促使上調最低工資標準最終產生實效的保證。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