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中小企業不活 就業之路不通

http://www.CRNTT.com   2009-07-31 09:32:25  


中小企業的穩定與否對就業影響巨大
  中評社北京7月31日訊/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新聞發言人尹成基在二季度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說,1-6月份,全國城鎮新增就業569萬人,完成全年900萬目標的63%;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271萬人,完成全年500萬目標的54%;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再就業79萬人,完成全年100萬目標的79%;城鎮登記失業率為4.3%,與一季度末持平。

  新華網刊登時評人譚浩俊文章表示,在金融危機的嚴重影響下,能夠達到這樣的目標,實屬不易。它得益於中央各項保增長措施的落實,有效擴大了就業渠道。但是,目前的就業的基礎並不牢固。作為就業的主陣地——中小企業尚未出現明顯復甦的跡象。受出口、資金、政策等各種因素的影響,絕大多數中小企業仍然處於相當困難的境地,仍面臨關閉、破產的危險。如果中小企業之水不能活起來,就業之路就很難暢通。促進中小企業的復甦、加快其發展,是解決就業問題的關鍵。

  文章稱,在成熟發達的市場經濟國家,政府都相當重視中小企業的發展。相比之下,中國的地方政府更願意把注意力放在大企業、大項目上,對中小企業的關注與支持力度有限。中小企業謀發展的難度較大。

  今年以來,儘管信貸資金出現了井噴現象,半年新增貸款超過了以往幾年的總和。但是,又有多少給了中小企業呢?中小企業融資難、貸款難的問題又得到多少緩解呢?從全國各地的情況來看,資金仍然是制約中小企業發展的主要問題,令人擔心的是,由於上半年信貸投放過猛,下半年極有可能收縮信貸規模、壓縮信貸資金,那麼,最先受到衝擊的極有可能是中小企業。到那時,中小企業的資金矛盾將會更加突出,發展將更困難。

  文章指出,如果中小企業的發展問題不能得到較好解決,中小企業這團水不能活起來,那麼,下半年的就業形勢將更為嚴峻。所以,促進中小企業的發展,幫助中小企業解決發展中的矛盾和問題,當是各級政府必須高度重視的問題。

  首先,各級政府一定要從“大企業、大項目”的情結中跳出來,把一部分精力用於幫助中小企業發展,幫助其化解矛盾、克服困難。

  其次,金融機構要多為中小企業著想,在信貸資金投放、信貸結構調整、信貸服務等方面給中小企業更多的信任和支持,幫助中小企業渡過難關。

  第三,制定和出台扶持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措施,改善中小企業的生存環境,在稅收減免、財政貼息、技術改選等方面,給予中小企業一定的政策優惠和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