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黃亞生:中國的農民工與城市化

http://www.CRNTT.com   2010-02-04 10:17:38  


黃亞生教授。(南方都市報記者馮宙鋒實習生葉志文攝)
  中評社北京2月4日訊/“實際上中國農民工現象的出現對中國宏觀經濟有極大的影響。中國統計局在2008年底做的統計顯示,中國現在有2.3億的農民工。我們通過調查表明,中國農民工對中國的產出起著巨大的作用,但是他們的消費增長速度卻非常慢。如果要討論中國經濟結構的失衡,農民工的經濟狀況在此起了非常關鍵的作用。”《經濟觀察報》昨天登載麻省理工學院斯隆管理學院終身教授黃亞生的文章“農民工與城市化”如是分析,內容如下:

  我們最近在國內做了幾次非常詳細的調查,包括對農民工的調查。我希望通過我們做的調查得到的一些微觀數據來討論一下關於我們中國宏觀的問題。

  在中國對農民工的調查基本上全是社會學家做的,好像經濟學家對這個題目不是特別感興趣。從傳統上來講,農民工的問題被認為是一個社會問題,權益保障的問題。在我看來,實際上中國農民工現象的出現對中國宏觀經濟有極大的影響。中國統計局在2008年底做的統計顯示,中國現在有2.3億的農民工。我們通過調查表明,中國農民工對中國的產出起著巨大的作用,但是他們的消費增長速度卻非常慢。如果要討論中國經濟結構的失衡,農民工的經濟狀況在此起了非常關鍵的作用。

  宏觀經濟學家對中國內需不足有兩個解釋:一個是強調中國的儲蓄率,另一個是強調中國的發展。

  提到農民工就會牽扯到城市化。如果看中國城市化指標就會發現,2000年是一個拐點,而恰恰是2000年,也是另外一個拐點,也就是中國家庭消費占GDP的比例一直在下降。這個非常有意思。我們一般會認為城市化帶來的是中產階級壯大,帶來的是收入的增長,帶來的是消費的增加。但是從中國宏觀城市化的數據和宏觀消費數據看到的狀況恰恰是相反的。我會對這個問題作詳細的解釋。

  世界上曾經有這樣一個國家,這個國家有下列特征:政府儲備率在6年之內增加了一倍,基尼系數是4.5,工資增長嚴重落後於生產率的增長,大企業裡75%的資產是國企,政治上是沒有競爭的,對外資非常開放,非常歡迎。這是哪個國家?GDP增長速度是多少?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