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胡為真回巢“國安會”回歸專業化職業化

http://www.CRNTT.com   2010-02-12 08:35:11  


 
  馬英九之所以委任蘇起出任“國安會”秘書長,除了是蘇起的學養專長與“國安會”秘書長“對口”之外,更重要的是馬英九十分信任蘇起。儘管在馬英九受到李登輝壓抑之時,正是蘇起官運“風生水起”之際,而且蘇起還親筆撰寫過符合李登輝“國家定位”思維的《一個分治的中國》說貼,並曾為李登輝的“特殊兩國論”辯護,與馬英九當時的“國家定位觀”有頗大距離,但這並不妨礙兩人的私人友誼。而且,在馬英九參選“總統”期間,蘇起鞍前馬後地為馬英九競選政綱中的的“外交”、大陸政策提供智囊服務,並在相關領域內為馬英九能當選“總統”做出了一定的貢獻,這也為馬英九委任他為“國安會”秘書長打下了基礎。但在馬英九就任後,卻顯得馬英九的某些政策傾向與蘇起的既定立場並不吻合。比如,蘇起在任國民黨“不分區立委”之時,曾經強烈反對陳水扁向美國購買武器的預算案,而馬英九卻讓陳水扁的軍購計劃“復活”。這其中,究竟是蘇起也是“屁股指揮腦袋”,在“國安會”中密切配合馬英九的軍購計劃,或是雖然在行動上配合馬英九,卻在心底裡卻不甘不願,甚至為自己的前後矛盾而不安有愧,最後導致要以辭職來求得“解 脫”?或可值得深究。

  其實,在“外交”、“國防”及大陸政策的層面,蘇起是認真執行馬英九的“活路外交”、“不獨不戰”和重啟兩岸協商等政策的,並收到了較大的成效,他無愧於王郁琦轉述馬英九所高度肯定的幾項重大貢獻。但是,由於馬英九要做“全民總統”而討好泛綠選民,卻使仍堅持深藍政治立場的蘇起有點無所適從。比如,他的主要監導對象之一賴幸媛,過去在“立法院”內就曾因與其政治立場不同而有所拗撬,現在卻要共事而多少有些尷尬。尤其是馬英九的一些言論,與蘇起所堅持的“國家定位”有一定出入,這讓蘇起活得很辛苦很累。

  儘管蘇起在台美關係、兩岸關係等領域的學術養成,與“國安會”的專業要求相般配,但可能學者傾向於理想化,帶有某種烏托邦式的浪漫憧憬,而“國安會”不單止是“總統”在“外交”、“國防”、兩岸關係等領域最重要的智囊幕僚,而且還是一個“特務頭子”,負責督導全台灣的情報單位,每天還須將各情報單位送交的機密情報資料匯整成“國安日報”呈送“總統”參閱,這種情報性質卻又與蘇起的文人學者情格並不對稱。

  在這方面,軍人家庭出身,尤其是作為胡宗南的長子,並經歷了長期的“外交”、情報實務工作歷練,還曾任過“國家安全局”常務及政務副局長,及由當時的“特務頭子”丁渝洲延攪進“國安會”,出任長達六年多“國安會”副秘書長的胡為真,則才是真正適合此位子的專才。

  而且,胡為真出任“國安會”秘書長,政治立場絕對可靠。因為他的“一中”立場,比蘇起更為堅定。--畢竟蘇起有過《一個分治的中國》之作,並曾為李登輝的“特殊兩國論”辯護,且他的“一中”定位是“九二共識”。而胡為真除了是人們所熟知的在新加坡代表任內接受當地媒體專訪,批評陳水扁大搞“去中國化”、“去蔣化”的事跡之外,學術理論立場更為堅定。他所撰寫的《從尼克森到柯林頓:美國對華“一個中國”政策之演變》一書,多少帶有一點蔣家“漢賊不兩立”遺風,“一中”立場更為堅定,儘管他的“一中”是“中華民國”,但卻更符合“國統會”關於“一個中國”涵義的說明。前段時間,曾經在政壇上傳說蘇起要為“美牛事件”負責而“辭職”時,曾傳說將由胡志強接任“國安會”秘書長。現在接任“國安會”秘書長的人確實姓胡,但卻不是胡志強,有可能是當時馬英九已考量由“姓胡”的胡為真接替蘇起,而被傳言者猜錯隔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