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Google中國化生存與中國世界化生存

http://www.CRNTT.com   2010-02-21 09:22:06  


 
  人們意識到權力舞台上的這出交接了嗎?需要指出的是,看起來世界的新主人可沒有經過任何普選。他們在作出重大的行動之前會跟政府磋商嗎?這似乎也不是必要的前提。他們按自己的邏輯行事,可能造成巨大的政治、經濟與外交漣漪,乃至於國家政府都不得不出來應對。無論是中國的外交部,還是美國的國務卿,都不能不對谷歌的行為展開自身的遮掩、痛斥或者關懷。

  這些靠信息撐腰的世界的新主人手執歷史奔馬的轡頭,他們顯示了國家政府的無能並在某種程度上挑戰著後者的合法性。他們之所以如此氣勢如虹,原因在於他們擁有不同的傳播架構,這個架構是開放的,對等的,為億萬獲得了信息自由流通好處的網民所支持。所以,Google的行動,用美國著名的戰略咨詢公司Global Business Network的共同創始人之一傑伊.奧格威的話來說,不能只作舊遊戲中的輸贏看,而應視為一種真正的遊戲改變:它意味著政治時代的結束,經濟時代的開始—權力正在從總統和總理們的手中轉移到大公司的董事長和CEO手中,很像宗教改革時期權力從主教和教皇手中向總統和總理手中轉移的那個過程。

  總統和總理們該怎麼辦呢?他們當然可以和董事長和CEO們搏鬥,鹿死誰手猶未可知;然而,他們難以戰勝的是人們對自由的和未經過濾的信息的追求。他們可能一時能夠阻擋住信息的洪流,但從長遠來看,失敗的命運是注定的。原因很簡單:你可以控制你給予人們的,但你無法控制人們主動尋求的。

  在此情況下,全球性的互聯網治理理應依賴於嶄新的、以全球網絡社區為中心的體系而不是傳統的民族國家。這是人類面臨的一個關鍵性挑戰:它並不僅僅關乎信息自由,而是關乎我們是否能夠生活在同一個互聯網、同一個國際社區和同一種團結所有人、並令所有人得益的共同知識之中。為了實現這樣的目標,最好的方式是讓國家政府退後一步,以便協調和整合各自的不同,積極促進公民社會和企業在全球治理、合作與溝通中發揮作用。

  今天,全球性的互聯網正在造就最高等級的地緣政治問題。從Google和中國的分裂以及其後的美國和中國政府的反應來看,網絡犯罪、內容審查、貿易和技術政策等等交織匯集,共同指向以互聯網為基礎的人類交流的跨地域治理。不僅如此,從9.11恐怖襲擊,到混亂的哥本哈根氣候峰會,無一不在證實,互聯網時代不但存在著國與國的博弈,而且“非政府行動者”—公司、組織、甚至個人—都開始通過各種方式介入公共決策過程,傳統的權力界限模糊了。

  而谷歌,這家象徵著21世紀全球價值的互聯網巨頭,無疑在力圖成為這一巨大轉移中的主導者。對於中國而言,如果要想成為真正有影響力的國際贏家,一定要認識到光成為經濟大國是不夠的,而是要讓自己的人民生活在一個可以自由想象、自由溝通的環境中,讓個體更有力量。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