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日航破產 給中國四大啟示

http://www.CRNTT.com   2010-02-23 08:49:34  


曾經屬於巨無霸的日航破產,值得人們深思。
  中評社香港2月23日訊/“重新調整全國的航線,集中客流,減少營運成本,以免重踏日航的覆轍,這是迫在眼前的重任。同時,二百公里以下的路程,要留給大小巴、的士、城際輕軌,以及原有的普通火車經營。合理分配,大家分食,才不會浪費運輸能力。各行各業有生意做,社會才會和諧,整個經濟才能持續健康發展。”《大公報》今天登出倪志遠博士的文章“日航破產給中國四啟示”,文章內容如下: 
 
  象徵日本經濟奇蹟的日本航空公司,一月十九日申請破產保護令,宣告這家亞洲最大的航空公司稱霸半個世紀後沒落。

  日航創立於一九五一年,原為一家私營航空公司。一九五三年獲日本政府收購一半股份,成為半官營上市航空公司。當時正是日本“戰後”經濟復興之際,經過三十年的不斷擴充,至一九八一年成為全球航空業的龍頭:日本以及全亞洲最大的航空公司。

  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及八十年代整整二十年間,日本經濟高速發展,GDP平均年增長百分之五以上,因而使日本不但擺脫“戰後”經濟蕭條,而且一躍而成為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大經濟強國。日航也是在這一段時間,為日本的經濟神話編造了一個美麗的企業成功故事。可是進入九十年代之後,日本經濟急劇走下坡。究其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房地產、股票炒得太熱,導致經濟泡沫爆破;二是受到九十年代金融風暴的衝擊,動搖了日本經濟的基礎,失業率攀升,經濟嚴重不景氣;三是美國於二○○一年發生“9.11事件”後,全球經濟在美國衰退的拖累下,陷入空前的危機,以出口貿易為經濟增長之本的日本,正是“雪上加霜”,陷入長達十幾年的經濟衰退期,至今仍未有復甦的跡象。

     日本政府無力再注資

  在這種嚴重困難的內外形勢下,日航首當其衝。航空業因空運及旅遊業需求銳減,而致生意慘淡。但是,又要維持龐大的機隊及人員,因此負債纍纍。在最近九年間,日航已經四次獲政府注資挽救,但是,仍然負債高達二萬億日圓(折約二百二十億美元),單是○九年上半年就虧損多達一千三百多億日圓(折約十四點五億美元),而以股價計算,目前日航市值只有九千萬美元,遠低於一架全新波音787的售價。

  由於日本各行各業都陷入困境,政府也財拙,因而無法再向日航注資,只有任由它宣告破產,裁員三成約一點五萬人,縮水重整,苟延殘喘。

  日航破產的故事,對中國敲響了警鐘。不要以為目前中國各家航空公司業績不俗,全球經濟衰退而唯我獨尊,“保八無懸念”,如今無近慮,恐會有遠憂。諸提示如下:

  (一)中國經濟大氣候有類似日本衰退的危機:不久前,國際社會警告中國的房地產,是全球經濟七大泡沫之第二位,實為第一位。如不能有效地阻止房地產泡沫爆破,中國有可能像日本、杜拜那樣,拖累整體經濟發展,甚至陷入衰退。

  (二)航空業興衰是經濟好壞的寒暑表:日本經濟衰退,首先受衝擊的是航空業,當然還有金融等行業。經濟不景,商業活動減少,出入口縮水,旅遊業低迷,對航空貨運客運的需求必定減少。但是,原有的航線、機隊、人員又要保留,勢必虧損經營,只有破產。中國航空公司林立,每年不斷花巨款買新飛機,已經像日航那樣,步入大而無當,盲目擴充的歧路。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