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全球金融市場近期大震蕩探因

http://www.CRNTT.com   2010-02-25 08:38:48  


 
  從目前來看,全球經濟轉型和糾正失衡可能要從美國開始。美國目前推行的貿易保護,就是經濟開始轉型的一個信號。由於經濟轉型不可能一蹴而就,通常需要數年甚至十數年才能完成,所以未來相當一段時間,全球的經濟總量的擴張將非常緩慢,甚至停滯。而全球目前對於金融業的過度冒險已經開始監管,未來金融衍生品也難以再像2008年上半年那樣興盛。從這個意義上說,全球金融業在相當一段時間里,空間也會比較狹窄。

  其三、關於流動性的前景變化。我們知道,這輪全球金融市場的大牛市的主要成因是全球超常的流動性,但是從2009年下半年起,以色列、挪威、印度、澳大利亞等率先升息或者收緊流動性。雖然美國一直強調將繼續維持低利率,但是美聯儲已按時結束了一些臨時流動性措施,一些中期的流動性措施也即將到期,且沒有展期和擴大的計劃。2月19日,美聯儲宣布上調貼現率0.25個百分點至0.75%。這是美聯儲自2006年6月以來首次上調貼現率。同時,根據日本廣播公司(NHK)2月22日報道,日本央行將於今年4月終止大部分金融市場刺激的舉措,包括收購公司債券和商業票據等等。而歐元區和英國等經濟體的一些臨時性流動性刺激措施也已結束或者即將結束。所以,在中長期內,全球的金融市場的流動性將明顯處於收縮狀態。而且,由於前期過度的流動性的刺激,通貨膨脹的陰影一直在縈繞,主要經濟體在2010年下半年,遲至2011年上半年,將會開始加息。所以,從中長期來看,全球的貨幣環境不利於各金融市場。

  其四、全球經濟二次探底的可能性。由於危機前全球經濟發展模式的巨大缺陷及其造成的全球經濟失衡的巨大危害性,所以各國都不願意走回頭路。但是各國在危機中推出的貨幣和財政刺激措施,實際上在強化舊的經濟發展模式,因此經濟的內生增長機制還沒有健康發育。隨著經濟刺激措施的到期,和各國財力的逐漸消耗至於用盡,而新的經濟內生機制尚未發育成熟,加上各國的失業率居高不下,所以未來全球經濟二次探底的可能性難以完全排除。而如果真的有二次探底的話,可能會發生在2011年和2012年。一旦二次探底來臨,各國將再也沒有辦法使用異常的貨幣和財政刺激措施了。換句話說,金融市場除了會遭受二次探底的重挫以外,也難以再受益於異常的寬鬆貨幣政策和財政刺激政策了。

  文章指出,在目前的金融和經濟體制里,未來中長期的金融市場的成長空間相當有限。而金融市場的大發展如果能達至全球經濟順利轉型、金融業機制成功轉型這兩個目的,那全球金融業的發展就會進入嶄新的天地。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