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11個政務電話空號 是11張逗你玩的冷臉

http://www.CRNTT.com   2010-02-28 08:47:02  


 
  這些年來,政府信息公開的呼聲很高,相關法律法規也陸續出台。一些地方在信息公開的硬件方面做了許多工作,比如便民意見箱、機關熱線電話、政府門戶網站,等等。然而,諸如“空號”等現象卻提醒我們,政府信息公開,最重要的恐怕不是硬件建設,而是理念的革新。

  君不見,在一些地方, “便民聯繫箱”成了垃圾箱,政府網站遲遲不更新,熱線電話總是占線;電話查詢信息,要麼不公開、要麼無法接通;登錄政府網頁,要麼鏈接無法打開,要不信息遲遲不更新;反映問題,要不石沉大海,要不得到雷同回覆……由此可知,武漢的“空號”現象,並非孤例。

  而類似上述的“公開儀式”,還不如沒有。因為,它以政府的信用為代價,忽悠老百姓,最終,老百姓得到的是“空號”,而政府得到的則是官僚形式主義,以及公信力的下降。這或許可以解釋,為什麼11個號碼能集體“空”到如今:是不是老百姓覺得“沒用”,已經很少打進來了?這顯然比“空號”本身更值得警惕。

  對於武漢的“空號”現象,有關專家建議“讓法規來規範政府信息發布”。在我看來,所謂“空號”,與人們前去政府機關辦事所遭遇的“臉難看、門難進、話難說”並無本質不同。

  所有這些問題的症結都在於:對於政府而言,無論是信息公開,還是其他行為,到底為誰做的,做給誰看的?在這一過程中,是上級的看法重要,還是群眾的評價重要?諸如“空號”等現象,其症結正在於:在一些地方和幹部的心目中,上級事關重要,群眾卻無關緊要,只要獲取了上級的垂青認可,便可以不在乎群眾的感知評價。

  可見解決這些問題,歸根結底,還是一個如何讓民意的分量重起來的問題。(作者:範正偉)

郭立場:政務電話空號折射政府責任淡化

  2010年02月27日08:04 燕趙都市報
 
  作者:郭立場

  幾天來,記者登錄武漢市部分政務網查到一些政府機關聯繫電話,撥打了60多個號碼,竟發現11個號碼是空號,另有一個欠費停機。(《楚天都市報》2月26日)

  百度了一下相關的新聞,發現同樣的事例在多個省市多個部門都不同程度的存在。最近看到的新聞是:海南省衛生廳36個應急電話中竟有13個無人接聽;重慶公布的各區縣領導電話多數無人接聽;昆明抽查859部領導電話74部無人接聽;哈爾濱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提供的17個勞動和社會保障局聯繫電話,9個為空號,3個為廣告公司等其他單位,4個無人接聽……當然,沒有哪個部門是“故意”空號的,各有各的理由來說明情況。然而,再充足的理由都是蒼白的,都不足以解釋政府的缺位和失職。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