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部分省份富可敵國背後的隱憂

http://www.CRNTT.com   2010-03-02 09:49:36  


2009年全國個省(區、市)GDP總量
  中評社北京3月2日訊/中國越來越多的經濟大省已富可敵國。2月28日發布的《中國省域經濟綜合競爭力發展報告(2008~2009)》顯示,2008年,廣東省經濟總量已超過沙特阿拉伯、阿根廷和南非,在G20各國中可排到第16位
。對此輿論指出,一些經濟大省、強省的經濟發展規模超越了G20部分國家,但並不能表明當地居民普遍進入發達、富裕的行列,經濟大省富可敵國後更要關注民富這一根本(中國青年報); “富可敵國”背後實有“國富民弱”的隱憂。(《長江日報 》)詳細內容如下:

經濟大省富可敵國後更要關注民富根本

  2010年03月02日07:42 中國青年報 

  中國越來越多的經濟大省已富可敵國。2月28日發布的《中國省域經濟綜合競爭力發展報告(2008~2009)》顯示,2008年,廣東省經濟總量已超過沙特阿拉伯、阿根廷和南非,在G20各國中可排到第16位。(《廣州日報》3月1日)

  單純從區域經濟發展的態勢及局部經濟的總量上看,一些開放較早的沿海大省、直轄市的經濟能力和經濟總量,如今的確可以和一些發達國家媲美。如這部最新的省域競爭力藍皮書所指出的,除了廣東,江蘇、山東和浙江等省的GDP,也超過G20的部分國家,從反映經濟發展水平的人均GDP看,上海、北京和天津三個直轄市也毫不遜色於G20的部分國家,其中上海可排在12位。

  但嚴格地說,經濟總量僅僅是區域經濟發展的反映,並不是居民富裕程度的反映。如按人口基數測算,顯然我們居民的富裕程度、富裕質量,難與沙特、阿根廷甚至南非的居民生活水平相抗衡。即使我國一些經濟大省、強省的經濟發展規模超越了G20部分國家,也並不能表明當地居民普遍進入發達、富裕的行列。

  民富才是富可敵國的根本,如居民的收入水平、住房水平、教育醫療、生活消費、休閑娛樂水平等都是檢驗是否富裕的重要基礎指數。僅從經濟總量上理解富可敵國,顯然有失片面。因為大部分居民的生活質量遠沒達到發達國家的富裕標準,富裕的含金量還比較低,甚至很多中低收入居民,還承受著巨大的生活壓力。此時,高調論及富可敵國,實在有些“奢侈”。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