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兩會”中變化的與沒變的

http://www.CRNTT.com   2010-03-05 09:31:28  


“兩會”上,劉翔走出衛生間門口不到1米,被記者推向衛生間門口一側的墻邊,包圍在中間。
  中評社北京3月5日訊/“判斷中國兩會之變,需要在民主水平、監督質量等這些根本之處洞察。從上面這樣的視角來審視這幾年會場上下的熱鬧和看點,還是要說:這幾年兩會可堪稱為變化或者進步的成分,還不足以被誇贊為累累碩果。”《燕趙都市報》今天登載畢詩成的文章“兩會中變化的與沒變的”如是說,詳細內容如下:
  
  這幾年的兩會變熱鬧了,變得更有看頭了。有熱鬧看,老百姓當然不會放過,那麼凑上前去看什麼呢?看“優秀炮手們”臉紅脖子粗地放炮說狠話?看“給老婆發工資”之流貽笑大方的離譜提案?看民意代表“買不起房莫怪政府和開發商”之類的逆民意表態?還是看記者先生小姐們怎樣和劉翔在大會堂門口賽跑?

  在兩會時間里打開媒體,此類熱鬧不可阻擋地撲面而來。比起以往板著面孔的枯燥,這當然是一種變化。尤其炮手代表們的偶發性發飆,更被賦予“敢於扮好角色、民主質量提升”等諸多解讀;而據說代表委員們也越來越能體察民意,比如大家都說房奴苦,今年全國政協各項提案中,關於房地產市場的幾乎占據半壁江山。表面看起來,“主菜”對路,“配料”得當,這道“兩會盛宴”越來越符合“生動活潑”的要求了。

  真的可以這麼樂觀嗎?筆者是做時事評論的,工作要求,從2005年開始便關注每年的“兩會報道”。按理說,熱鬧越多,可發議論的話題就多,但我的感覺卻恰恰相反:越來越感覺無從下筆、沒什麼可說的了。調侃雷人提案?提醒媒體莫要追星?……這類常識說了八百回了,自己都厭煩了,儘管慷慨陳詞貌似很有意思,其實已經沒有太多意義了。

  有人要說了:那為什麼不去關注有意義的命題?比如教育、醫療、住房。我現在一聽到這些話題就有點頭大——— 這些話題被掰開了、揉碎了說了太多年,早已經“太陽底下無新話”了。應該怎麼樣、不應該怎麼樣;什麼應該加快、什麼應該遏制……這些道理地球人基本都知道了。要害在哪里?總是口水四濺,卻看不到破冰解決,今年說的,就是去年說的,去年說的,就是前年說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