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屏蔽“囧”和“槑”的思維才可怕

http://www.CRNTT.com   2010-03-11 09:07:10  


 
  網絡一旦失去應有的詼諧幽默,其感染力自然下降。如果沒有幽默的億萬網民,那些依靠網絡民主倒逼權力問責的事情不可能繼續重演。而正是這些簡單形象的網絡詞彙,將分散的網民力量彙聚在一起,在網絡這個虛擬空間捍衛著社會的正義。(作者:馬想斌)


新聞鏈接:屏蔽“囧”和“槑”的思維才可怕 

  《新京報》;3月10日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移動重慶公司總經理沈長富,在兩會上建議屏蔽網絡不良用語,如“3Q”(ThankYou)、bt(變態),還有“囧”、“槑”等,認為青少年長期接觸這些網絡語言,會產生不好影響。(3月9日《重慶晚報》)

  其實,網絡語言作為網絡文化的一部分,已經深深融入網民生活並且影響到現實語境了。屏蔽這些字詞固然在技術上很容易操作,但習慣了創造的網民會很快製造出新的代替字詞,難道一直要繼續屏蔽下去直至封口?人類創造文字就是為了便於更好地交流,出於這個目的,字詞翻新,可以視為科技進步催生的新思維方式,屏蔽“囧”和“槑”,無疑等於將人們生拉硬拽回到過去。

  同時,說“這些網絡語言會對青少年產生不好影響”,未免顯得武斷和偏見了些,使用“囧”和“槑”,會讓青少年變得孤僻離群還是會讓他們變得不可理喻,都需要大量的事實來證明。退而言之,個別網絡語言雖然晦澀難懂,但充其量也不過是青少年之間一種帶有遊戲性質的文字交流,對主流社會的語言結構構不成傷害。

  此外,具有同樣思維的,還有諸如“關閉所有社會網吧、政府辦公共網吧”的建議,惹得輿論嘩然。需要深思的是,要麼關閉,要麼屏蔽,難道都不記得“堵不如疏”的古訓?

  網絡是新生事物,縱然還有著這樣那樣的不足,卻是社會與時代發展的必然產物和前進方向,關閉和屏蔽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相關人士在發言前最好先給自己分別上一堂技術課和包容課。(作者:韓浩月)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