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中國要平衡國家發展權和社會民生權

http://www.CRNTT.com   2010-03-11 14:39:56  


3月5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作政府工作報告。 新華社記者劉衛兵攝
  中評社北京3月11日訊/中國總理溫家寶在今年全國人大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再次重申了其在兩會前作客新華網論壇時提出的要讓人民更幸福、更有尊嚴的論述。新加坡《聯合早報》昨天登載的鄭永年文章“中國要平衡國家發展權和社會民生權”認為,“如果把溫家寶的有關人民幸福和尊嚴的論述,和這一屆政府的重中之重即民生問題聯繫起來看,人們對中國政治改革的內容是什麼就會有一個明確的看法,那就是要用政治改革來推進民生問題的落實。很簡單,民生問題不解決,人民的幸福和尊嚴會是空中樓閣。”詳細內容如下: 

  中國總理溫家寶在今年全國人大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再次重申了其在兩會前作客新華網論壇時提出的要讓人民更幸福、更有尊嚴的論述。溫家寶的這一論述已經在中國社會引起了很大的反響。在報告中,溫家寶也同時強調中國政治改革的重要性,指出沒有政治體制改革,經濟體制改革和現代化建設就不可能成功。歷屆政府工作報告和黨代表大會報告中都會對政治改革有所論述,但實際上除了強調民主(主要是基層民主)和反腐敗之外,人們對政治改革的理解並不深入。如果把溫家寶的有關人民幸福和尊嚴的論述,和這一屆政府的重中之重即民生問題聯繫起來看,人們對中國政治改革的內容是什麼就會有一個明確的看法,那就是要用政治改革來推進民生問題的落實。很簡單,民生問題不解決,人民的幸福和尊嚴會是空中樓閣。 

  目前中國社會最大的矛盾都聚焦於民生問題。民生問題是經濟問題的核心,民生問題不解決,中國的消費社會就建立不起來,可持續經濟增長就缺乏動力。民生問題是社會問題。包括中產階級在內的越來越多的人,正在被方方面面的民生問題所困擾,包括住房、教育、社會保障和醫療衛生等等。這在中國社會目前流行的一些新概念如“房奴”、“孩奴”等得到充分的反映。社會上抱怨的大都是有關民生問題的。實際上,即使大部分公開的社會群體事件或者抗議運動,其核心也是民生問題。民生問題更是政治問題。民生問題解決不好,政治穩定沒有牢靠的保障。社會的穩定不能光靠政治控制,社會民生權的實現才是社會穩定的最重要的基礎。

中外對權利的不同理解 

  民生權是中國社會所高度認同的最基本的權利。自改革開放以來,西方在人權方面一直對中國構成很大的壓力。中國政府持開放的態度和西方保持對話。在和西方的對話中,中國一直強調中國和西方在人權理解方面的不同。中國強調的是國家生存和發展權,而西方更多的是強調個人的政治權利。不同的文化體系形成人們對權力理解的不同,而不同的社會經濟發展階段,這些權利的實現程度也是不同的。這些都是民眾可以接受的說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