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結構調整比匯率問題更重要

http://www.CRNTT.com   2010-03-13 09:22:10  


匯率問題是經濟狀況的體現
  中評社北京3月13日電/日前,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易綱在兩會上接受中外媒體集體採訪時重申,中國將繼續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並表示,中國一直在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匯率的未來走勢由市場決定。

  媒體上近日議論最多的貨幣問題莫過於對人民幣升值預期的判斷,其中一種主要觀點認為,在歐美等國頻頻製造如“輪胎特保案”、“無縫鋼管反傾銷案”等貿易爭端所形成的國際社會壓力,以及中國國內貿易巨額順差的壓力下,人民幣升值勢在必行。

  上海金融報發表媒體評論人譚豐華文章表示,目前經濟低迷,全球各國為振興經濟和促進就業殫精竭慮、疲於奔命,中國巨大貿易順差必將招致諸多不滿。但實際上,按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最近的一個數據模型,只有人民幣升值20%,並且其他亞洲新興經濟體貨幣也出現大致幅度升值,美國的國內生產總值GDP才會增長1%,可以說,美國僅靠人民幣升值,實不足以實現經濟的可持續增長。從中國出口角度看,匯率的變化理論上可對進出口造成影響,但在很多情況下事實並非如此。2005年匯改以後人民幣一直在持續升值,而且升值幅度較大,但貿易順差還在急劇上升。因此,來自於國際社會的壓力並不能構成人民幣升值的真實壓力。

  當然,即使不以人民幣升值為壓力,中國也應未雨綢繆,盡量減輕未來可能發生的升值所帶來的貿易困難。一方面,對於企業來說,要有效規避匯率變動帶來的貿易風險,擁有自主品牌和知識產權、堅持產品創新是關鍵。據企業界經驗數據,一般來說,代工生產OEM的利潤率僅為3%-8%,而自主品牌產品的生產利潤率可達8-15%,如能創造出自主品牌,利潤率的提升將可大幅度地降低外貿風險。另一方面,中國應不斷擴大國內市場,促進內部需求。從中國居民消費結構上看,內需仍有巨大的上升空間。一個不容樂觀的數據顯示,中國儲蓄率已經從1992年的36.3%,逐步上升到2008年的51.3%,上升15個百分點。與此同時,居民消費率卻一路下滑,2008年居民消費與GDP之比為35.3%,這一比重自1990年以來已下降了近15%。究其原因,既包括中國社會保障制度尚未健全、投融資渠道不暢通等問題,但更重要的是,目前中國居民的收入水平還相對較低。中國近幾年去年除外GDP一直保持兩位數的增長態勢,然而,在2005-2008年這一輪經濟增長周期中,中國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長率卻逐漸下降,同時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也在大幅下降。在目前的經濟情境下,只有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才可能保證居民有足夠的消費能力,以實現內需的增長。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