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周漢民:上海世博會由國家意志到全民行為

http://www.CRNTT.com   2010-03-13 09:42:14  


2010年上海世博會執行委員會副主任、上海世博會事務協調局副局長周漢民。
  中評社北京3月13日訊/上海世博會已經進入倒計時50天,《時代周報》日前刊載該報對2010年上海世博會執行委員會副主任、上海世博會事務協調局副局長周漢民的專訪《由國家意志到全民行為》,周漢民表示,作為國家意志的表達,世博會申辦開始時中國動用了最豐厚的國家外交資源,但世博會走到今天,已經變成了全民的自覺行動。內容如下:

  從2001年擔任上海世界博覽會申辦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常駐巴黎申辦世博開始,被中外媒體稱為“申博大使”的周漢民已經陪著世博走了9個年頭。他說,自己最欣慰的就是看到,世博會從最初的表達國家意志,變成了全民的行為。

“世博會”諧音豈可冠名樓盤

  時代周報:我們知道,您已經陪伴世博走過了9年的時間。請問您,這9年裡,您個人對於世博感受最深的變化是什麼?

  周漢民:我最深的感受就是,世博會走到今天,它已經從國家行為化為全民行為。世博會申辦開始,作為國家意志的表達,我們動用最豐厚的國家外交資源。但世博會走到今天,它已經變成了全民的行動,我們看到方方面面的人士,都會用自己的點滴智慧或點滴力量來深化對世博的認識和貢獻,我想我很欣慰。我相信,世博會一定會改變城市、改變國家。

  時代周報:據說你的法語很好,而你當年跟法國展覽局的順利溝通,讓中國在申博以及籌辦過程中,得到了比較大的幫助。你能透露一點當時的故事嗎?

  周漢民:我當時是擔任國際展覽局代表,常駐法國巴黎,負責申博。法國只是我展開工作的其中一個國家。除了法國之外,我還要跟更多的國家打交道。

  當年的競爭是空前激烈的。阿根廷、俄羅斯、韓國、波蘭、墨西哥成為我們的對手。每個國家都用不同的理念,想成為世博會的主辦國家。我的工作說起來很簡單,就是“游說”,但這個任務也很艱難,因為當時中國剛剛成功申辦了奧運會,很多人認為不應該將這個機會給我們。

  我當時就抱著“沒有一票是不可能爭取,沒有一票是可以放棄”的想法,游說各個代表,為了爭取票數,我跟一個國家的代表最多進行了20多次溝通,即使是溝通最少的國家代表,也有三次。不過最後,我們的理念還是被大家認可了。

  時代周報:當初為了申辦世博會,我國曾經作出了一些在環保和知識產權方面的承諾。如今,大家提得最多的是環保、低碳方面的概念,請問,在世博會的知識產權方面,我們作出了哪些努力?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