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歐洲債務危機告訴我們什麼

http://www.CRNTT.com   2010-03-19 09:04:53  


 
  這就使得歐元陷入了三元悖論的怪圈,“一方面歐洲金融市場自由開放;二則歐洲央行準備投放歐元增加流動性以拯救希臘;同時歐洲要維護經濟共同體,相當於實行固定匯率制度。任何一個健康的市場,這三者都不能同時實現。權衡利弊,投機者們認為歐元必然要貶值,這就給他們找到了做空歐元的機會。”孫立堅說。

啟示

  短短兩年多來,從冰島、中東歐再到歐洲整體,主權債務危機似乎有蔓延趨勢。全球經濟復甦的勢頭被歐洲的債務危機蒙上陰影。

  “歐洲債務問題是美國金融危機持續深化的結果。各國政府為應對金融危機大規模增加政府支出,這在歐洲造成了重大的財政問題。可以看出,全球經濟復甦的基礎仍然不扎實。”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員鄭聯盛說。

  在這樣的背景之下,遠在地球另一邊的中國,雖然沒有那麼高的財政赤字,但也應引起警惕。

  2009年中國財政赤字GDP占比低於3%,總債務占比低於20%,遠低於國際警戒線60%,審慎性優於發達國家。但“中國地方債務問題應該引起高度重視,還應該防範具有系統重要性的部門和機構出現重大的壞賬,比如大型國有企業和金融機構的不良資產”。

  亞洲金融危機以來,關於亞洲成立共同貨幣乃至設立亞元的呼聲高漲。在歐元危機爆發之前,許多金融界人士一直認為歐洲的形式是亞洲可以借鑒的模式,但因為亞洲形成政治聯合體的難度非常之大,亞元的進展緩慢。

  而這次希臘危機暴露出來的歐元貨幣體系問題,為亞元提供了一定的借鑒。

  “希臘經濟發展水平與歐元區其他國家相比有較大差距,因而當年放棄本國貨幣政策獨立性加入歐元區的時機選擇是否合適值得商榷。”央行行長助理李東榮說。

  “只有成員國在資本和要素流動性、經濟開放度、經濟互補性、市場一體化、政治文化制度等方面趨同的情況下,加入共同貨幣區才可能帶來最大的福利增進,在條件不成熟時勉強加入可能得不償失。亞洲金融危機以來,關於亞洲成立共同貨幣區乃至設立‘亞元’的呼聲一度高漲,現在看來條件未必成熟。”(《瞭望東方周刊》記者高艶平)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