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唐紹成:國民黨的兩岸關係政策與觀點

http://www.CRNTT.com   2010-03-29 11:06:38  


馬英九出訪南美,大陸展示的善意十分明顯。
  中評社台北3月29日訊/“自馬英九上任近兩年以來,兩岸關係的整體發展尚為順暢,但仍存在相當的問題與困難。”《中央網路報》今天登出政大國關中心研究員湯紹成的文章“兩岸關係-國民黨的政策與觀點”,“從兩岸關係的地位、架構、本質、政策與策略等五個層面,來檢視國民黨的政策與觀點並加以評估。”文章內容如下:

       1.地位

  早在1991年,當時的國民黨政府就曾宣布結束“動員戡亂時期”,其實這就等於片面宣布結束內戰。但至今北京並未做出相應的回應,故當今兩岸的內戰狀態還不能算是完全結束。目前,北京不願結束內戰而只願結束敵對狀態,此乃相當於停火(Ceasefire)而非停戰(Armistice),因為內戰結束後兩岸相互的地位問題為何?將更為棘手。易言之,內戰狀態仍舊是北京牽制台灣的良方,也是其“一中原則”的另類形式。有關兩岸內戰的情勢,國民黨宣導不足,以致誤解嚴重。

       2.架構

  基於上述的地位,雙方就都必須保留一些模糊的空間。馬政府提出以“九二共識”(一中各表vs一中不表)為基礎的兩岸政策,開啟了雙邊關係的新紀元。同時,北京也藉由保持台海現狀的方式,默認了“中華民國”存在的重要性。再加上,胡錦濤2008年底表示,有意與台方探討政治與軍事方面的議題,這些都是朝向事實(defacto)承認“中華民國”的重要發展步驟,“主權”重疊的“一中屋頂”架構儼然形成。

       3.本質

  在此架構的基礎上,馬英九在2008年9月提出以“特殊關係”來界定兩岸關係。該定義源自“中華民國”“憲法”“一中”的原則,其中規範大陸和台灣都是“地區”,而“特殊關係”乃所謂一個整體內的“內部關係”(interserelations)。兩岸關係之所以“特殊”,就是因為此乃藉於國內與國際關係之間的一種關係,但同時又兼具兩者部份的特質,而北京方面也予以默認。由於兩岸雙方都無法互相承認,但至少雙方可以在和平共處的基礎上互不否認(mutualnon-denial),這不但符合兩岸的現狀,也是國民黨的立場。

  目前,兩岸在“九二共識”的框架內,“特殊關係”已成為雙邊關係的默契,進而使得雙方得以良性互動。特別是在李登輝的“特殊國與國關係”和陳水扁“一邊一國論”的模式失敗之後,這似乎是目前比較可行的方案,這部份同樣也應將強宣導。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