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轉基因商業化的幕後推手

http://www.CRNTT.com   2010-04-09 11:40:37  


玉米的供需缺口成為專家推動轉基因玉米的理由。
 
誰從商業化中獲益? 
  
  農業專家:入股轉基因公司成為受益者 
 
  作為轉基因作物生產安全證書發放前的最終環節,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委員會起到了主要作用。但是該安全委員會的主要成員,基本自轉基因研究領域的專家。 
 
  2004年湖北大量非法種植轉基因稻米,其種子的流出就與華中農業大學有關聯。官方調查亦承認:武漢科尼植物基因有限公司、武漢禾盛種衣劑有限責任公司和華中農大新技術研發公司在承擔轉基因水稻生產性實驗過程中,“擅自擴大制種”。調查顯示:華中農業大學教授張啟發亦曾擔任過科尼公司首席執行官。而今年,張啟發的團隊獲得了農業部的安全證書。 
 
  此外,據媒體報道深圳創世紀轉基因技術有限公司是一家民營股份制企業,手中擁有中國轉基因棉花的專利。而專利持有人郭三堆是中國農科院生物技術研究所研究員,他以專利入股,使生物技術研究所和他本人擁有這個注册資金8000萬元公司股份的33%。郭三堆本人的股份占6.6%,在轉讓了部分股權後,仍掌握著5%的股份,加之大概400萬。 
 
  有趣的是,郭三堆本人一直在批評綠色和平組織不顧農民的利益。除此之外,一直在媒體上大力呼籲轉基因商業化的黃季焜的夫人,也曾在該公司任職,數據顯示,中國市場上有7成轉基因棉花種子由該公司供應。 
 
  研究所:為爭奪科研經費大幹快上 
 
  實際上,除了這次被認證的三個項目以外,中國還有上百個研究所正在進行轉基因作物的開發。其中有7個項目正在申請安全認證。隨著國家近200億戰略資金的投入,轉基因項目如雨後春笋般出現。 
 
  環境保護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研究員薛達元說:“200多億的資金,擱在哪個部門,哪個部門至少解決了未來十年的吃飯問題。而且,轉基因是‘金種子’,一旦市場化落地生根,對生物公司來說,簡直就是滾滾財源。” 
 
  一直站在反對轉基因商業化前線的蔣高明認為:“中國搞轉基因是匆忙上馬的,現在與轉基因沾點邊的就能拿到項目,連市一級的農科所和種子公司都能拿到項目,全國的專家都被刺激起來搞轉基因。”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