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兩岸經濟同屬中華民族經濟是個新好概念

http://www.CRNTT.com   2010-04-12 07:59:45  


 
  正因為中國內地與香港、澳門兩特區都是同屬於中華民族經濟,因而兩個“CEPA”都可以作出適當讓步,如香港、澳門的勞工、個體戶可到內地工作、開業,但內地的勞工、個體戶不能隨意到香港、澳門工作、開業。同樣,中國大陸與台灣地區的“ECFA”,也有其類似的“讓利”。這並非是國家與國家之間的“FTA”那樣絕對講究“平等”,而是因為兩岸同胞同屬中華民族,兩岸經濟同屬中華民族經濟,因而“ECFA”就是“哥哥”與“弟弟”之間的“自由貿易協議”,“哥哥”可以向“弟弟”“讓利”。因此,習近平的“中華民族經濟”論述,就使“讓利說”被賦上了理論依據。

  實際上,王毅在為錢復一行舉辦的招待酒會上的致辭,在總結“習錢會”的內容時,就指出“兩岸經濟合作說到底,源於共同的血脈之親、同胞之情以及民族之愛,這已然超越了一般的生意夥伴和單純的利益交換。正因為如此,我們才能在對方遇到困難的時候感同身受,不計得失地伸出援手。”這就較好地詮釋了“兩岸經濟是中華民族經濟”的命題及“ECFA”的“讓利”本質。

  “兩岸經濟同屬中華民族經濟”雖然是經濟範疇語言,但其實也可延伸到政治範疇上去。因為中華民族的具體內涵,當然也包括了民進黨人,及思想感情上傾向於民進黨的台灣同胞。因此,相信未來兩岸協商“先經後政”、“先易後難”地進入政治對話階段之時,北京將不會排斥民進黨人在內的泛綠群眾,並將之收納進兩岸政治對話的對象,至少是要考慮其利益和訴求。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