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韓正訪台的意外收穫

http://www.CRNTT.com   2010-04-15 12:04:55  


 
  韓正訪問台灣,看不到有什麼大型採購項目,沒有宣佈會豪投多少美金用以採購,也幾乎沒有興師動眾,他以兩岸城市之間的地方治理、城市管理、城市文化的相互交流學習為主軸,以台北—上海雙城論壇為平台,完全是一種雙向的互動。隨團而來的是,代表上海重要產業的金融、航運和貿易等工商钜子,為尋求上海與台灣之間的合作機會,顯現的是平等的工商交流。雖然大上海經濟實力雄厚,幅員遠比台北遼闊,而且人才濟濟,但和台灣交流互動時,顯示的是謙卑。 

  韓正更與大陸來台灣的地方高官不一樣,他一反慣例,不在酒酣耳熱中體驗台灣,而深入民間,貼近台北市民。訪台北故宮、搭捷運、逛101大樓和誠品書店,充分享受了台北庶民生活。在反映台北夜生活的夜市大啖胡椒餅,與民眾一同搭乘台北捷運,體會台北最快捷的交通;還探訪一間女子中學,與學生近距離接觸。深夜,他又來到著名的誠品書店買書,更主動靠近專心看書的民眾,問候他們。所到之處,韓正大受台灣媒體和民眾的歡迎。一連串的“親民”、“近民”作風,完全顛覆了台灣民眾對大陸官員的刻板印象,成為韓正台灣之行的最大收穫。 

開創了大陸官員訪台的先河 

  更大的收穫是,韓正的訪問模式,以親民形象開創了大陸官員訪台的先河,以交流為主導融洽了雙方的互動關係。應該說,台北和上海都是亞洲有影響力的城市,台北近年在軟實力發展方面有相當的實力,體現台北文化的誠品書局、捷運、醫療等大有特色,台北和上海兩個城市之間具有互補作用,兩岸這兩座具標杆性城市的交流,對於未來兩岸間城市管治相互觀摩學習、取長補短具有很大的助益,也讓以後訪台的大陸地方官員知道,到台灣交流什麼、學什麼。 

  重要的是,以官式身份訪台,韓正近距離給台灣市民留下了親民形象,這位不是民眾直選的市長,如此貼近市民,固然不為選票,但同樣是為了民心。台灣媒體大篇幅的報道,讓韓正以親民作風展開的“庶民文化”之旅,意外地贏得了台灣的民意。可以斷言,韓正初訪台灣,行程經過嚴密評估,他及幕僚一定知道,在進入民主化的台灣社會,應該以何種形象貼近民眾;站在開放的社會,親民會有什麼樣的回報。韓正因此作出了親民的選擇,有了一份意料之中的收穫。 

  可以說,韓正的親民形象破除了兩岸交流過程中的障礙。更深一層的思考是,台灣的民主社會,給了大陸官員一次民主、親民的歷練。或許,韓正在上海都沒有這種自願親歷上海夜市品小吃;隻身上書店買書的經驗,在台灣卻做到了。台灣之行可以讓他體會到,民眾的可愛、民意的可敬、民主不可怕,也一定能破除大陸官員親民、愛民、一切為民的障礙。 

  (作者系資深傳媒人)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