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孫中山復興中華文化思想對兩岸的啟示

http://www.CRNTT.com   2010-04-18 00:20:18  


 
  綜上所述,孫中山先生復興中華文化的思想博大精深。他既立足中國國情,又順應世界潮流;既堅定推進本國的獨立、統一、富強事業,又放眼亞洲乃至世界的和平與繁榮。通過對民族文化的傳承與發揚,達到了與時俱進,開放進取,吸納現代文明,為民族發展注入時代活力的目的,同時也團結凝聚了人民,振奮了民族精神,為後來革命的成功、民族的昌盛乃至世界的和平奠定了思想基礎,永遠值得我們敬仰與學習。

  當前,兩岸關係取得突破性進展,和平發展成為台海共識,尚未完成統一的中華民族正處於新時代的十字路口。當此之時,深思孫中山先生復興中華文化思想對兩岸和平發展的啟示實屬必要,我們從中不難得出以下有益的結論:

  一是兩岸和平發展必須以傳承中華文化為紐帶,凝聚當代價值共識,增強民族向心力。孫中山所處的時代,軍閥割據,國家四分五裂,思想上主張全盤西化者有之,主張尊孔復古者有之,紛繁混亂,渙散不堪。他敏銳而深刻地認識到,國民“一盤散沙”狀態是那時中國最致命的問題,其他一切問題的解決都有賴於將人民大眾組織起來。因此,高舉起復興中華文化的大旗,以海納百川的雄偉氣魄繼承創新,引領國人取得共識,逐步恢復了民族固有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這個歷史的啟示至今仍然意義重大,發人深省。現在,海峽兩岸的中國已與當年不可同日而語,但仍然沒有統一,兩岸人民由於長期的隔絕與對立,加之歷史恩怨、政治差異的影響,在許多問題上都形成了不同的看法,而面對經濟全球化、政治多極化的時代挑戰,由於所處地位不同,彼此間情感落差也比較大。兩岸思想差異、認識差異以及情緒顧慮都是明顯的。如何彌合這些裂痕、矛盾與衝突,無疑成為擺在兩岸中國人面前亟待解決的問題。因此,應當借鑒孫中山先生的歷史智慧,透過兩岸人民對彼此共同文化的認同,以繼承和發揚中華文化為紐結,建立起共同價值觀。這樣才能使兩岸和平發展維繫在最為可靠的文化基礎之上,使兩岸人民的心逐漸凝聚、團結起來,為日後更加偉大的民族大發展做好準備。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