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我們正在經歷的“隱性戰爭”

http://www.CRNTT.com   2010-04-18 09:29:12  


  中評社北京4月18日訊/“拆遷與死亡的聯系,可以理解為一場以零散形式而存在的戰爭。它發生在我們這片土地內部,因為開發、發展帶來的‘利益再分配’而產生,一些人在失去居所,一些人在失去田地,而土地在升值,房屋在升值,升值的部分被‘再分配’到政府與開發商手裡。”東方網16日登載劉洪波的文章“我們正在經歷的‘隱性戰爭’”,內容如下:

  常州拆遷小區新堂花園出現了“告拆遷辦工作人員”的死亡告示。告示說,“我只要求最低標准:原地拆一還一,裝修和過渡協商貨幣補償。如若不行,那就免談。如再來騷擾,我一不警告,二不報警(報警多次後無果已喪失信心),直接性送你們歸西。”(據《南方都市報》)

  也許是真切的警告,也許只是無望的呼號。同歸於盡的事情未必真的發生,也未必一定不會發生,但告示中冷靜的憤怒是確鑿的。拆遷者、被拆遷者以及看到新聞報道的人,大概對此可以取得共識。

  冷靜的憤怒,不同於憤激。在懸梁仰藥和當場自焚已不足以抗拒居所的喪失時,憤激已經走到了盡頭,憤怒化為冷靜而更加深沉的對峙,魚死網破因而不再是臨場發揮,而漸漸變成一種有准備的行動。這是憤怒的冷卻,也是憤怒的最後形式。

  “哪有拆遷不死人”,幾年前,山東菏澤的拆遷官員已經如此公開地挑明了拆遷與死亡的聯系,對一起拆遷居民上吊事件進行解釋。常州新堂花園也已經有一位老人為拆遷而上吊死去。河北繩油村夜色下的死傷,江蘇邳州市光天化日下的虐殺……大拆大建的豪舉裡有多少人的血淚?成都唐福珍衆目睽睽下的自焚,東海縣九旬老人攜68歲兒子拼死的抵抗……這些都是螳臂擋車、以卵擊石,蛋是脆弱的,而石頭堅硬而且無情。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