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媒治”是靠不住的

http://www.CRNTT.com   2010-04-20 10:08:58  


  中評社北京4月20日訊/許多問題久拖不決,可是新聞媒體介入之後,當地政府雷厲風行,新聞事件當事人很快被停職反省……此乃所謂“媒治”。此間《法制日報》今天登載的喬新生文章“媒治現象是人治社會的歷史傳統”指出,可以這樣說,中國新聞媒體在社會轉型時期扮演的角色,已經遠遠超出了新聞媒體自身的承載能力。而新聞媒體的深度介入,恰恰說明整個社會處於失衡狀態。詳細內容如下:

  中央電視台新聞頻道談話節目《新聞1+1》(2010年4月14日)揭示了一個令人深思的社會現象———許多問題久拖不決,可是新聞媒體介入之後,當地政府雷厲風行,新聞事件當事人很快被停職反省。節目主持人把這種現象稱之為“媒治”。

  新聞媒體的背後,是一個複雜的身份社會。從表面上來看,這個社會已經形成了現代化的治理結構,可是,結構的內部卻活躍著一群秉承人治思想的大大小小的官僚。他們極力營造歌舞升平的氣氛,祈求在自己管轄範圍之內沒有天災人禍。一旦出現群體性事件,他們的第一反應就是盡快地採取措施平息事件;一旦互聯網絡上出現了負面新聞,他們首先想到的是怎樣删除有關信息,把由此造成的負面影響降到最低。正如中央電視台節目主持人所思考的那樣,在這樣的治理結構下,危機公關的能力成了官員重要的能力。至於事件本身似乎並不重要。

  所以,如果盡情地歡呼新聞媒體治理時代的到來,或者把互聯網絡治理看作是中國未來改革的方向,那麼,就大錯特錯。新聞媒體的作用被放大,恰恰從一個側面說明我國尚未真正實現依法治國。可以設想,如果新聞事件的當事人能夠通過正常的途徑解決問題,腐敗的官員能夠在現有的體制下被繩之以法,那麼,人們就不需要借助於互聯網絡,揭露現實生活中出現的醜惡現象,也不會把一個腐敗案件,變成一個社會公衆關注的新聞熱點。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