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歐洲債務危機 德國何以獨善其身

http://www.CRNTT.com   2010-04-29 08:32:10  


歐盟領導人2月11日在布魯塞爾舉行非正式會晤,重點討論希臘政府債務危機、未來10年經濟發展戰略、全球應對氣候變化談判和海地災後重建。新華社發
  中評社北京4月29日訊/日前,深陷債務危機的希臘政府終於開口,向歐盟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請求援助。如果這一請求得以通過,作為歐洲第一經濟大國的德國將是主要的出資方。人們不禁要問,在美國、歐洲各國頻現債務危機的情況下,德國何以獨善其身,甚至成為希臘的拯救者?

  2008年以來的次貸危機,暴露了英美“盎格魯-撒克遜”經濟模式自由競爭體系的缺陷;今年以來的南歐債務危機,又揭示了高福利體制的不足。在此背景下,德國卻獨樹一幟,表現出社會穩定、出口強勁、財力充足等顯著優勢。究其原因,德國持續的社會經濟改革功不可沒。

  十幾年前的德國,還是一個“重病”之國。受到長久奉行的高福利制度以及兩德統一後遺症的影響,上世紀90年代,經濟增長低迷、失業率高企和高福利等導致德國企業成本居高不下,大批製造業企業遷出德國,收支失衡也給政府財政帶來巨大壓力。時至今日,這些問題仍存在於許多“老歐洲”國家,南歐國家的以上問題還在日益嚴重:希臘債務問題纏身,葡萄牙薪資制度僵化,西班牙失業現象嚴重,意大利缺乏熟練工人,法國也處於對產業外移的恐懼階段。

  如今,世人對“老歐洲”工業基礎陳舊、企業體制僵化、社會高福利對財政構成壓力等印象在歐洲大多數國家確實反映了現實,但德國卻是個例外。雖然經歷了全球經濟危機,德國失業率目前在歐洲仍相對較低,甚至低於五年前水平。雖然部分製造業企業外移,但德國仍多年保持世界最大出口國地位,即使這一地位目前被中國取代,但其仍為發達國家出口大國。如今,德國是歐洲當之無愧的地理中心、經濟中心和政治中心,十多年前的“病人”已成為當前歐洲經濟的發動機和中流砥柱。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新聞: